加载中…
个人资料
娱乐独角兽
娱乐独角兽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70,387
  • 关注人气:14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双胞胎姐妹青岛溺亡,现实版《海边的曼切斯特》表现的“人间之痛

(2018-08-09 03:00:05)
标签:

杂谈

最近丧子之痛再次击中了大众的神经。8月5日15时左右,北京一堆双胞胎姐妹在山东青岛黄岛万达公馆南侧沙滩游玩时失踪,事发前母亲在玩手机疏于照看。6日,警方通报,两名女孩已经找到,令人痛心的是均已溺亡,直接凶手是海滩上巨大的“离岸流”。


从现实生活到影视作品,同样令人心痛的故事一再上演。孩子是最稚嫩的生命,代表着未来的希望。孩子由于至亲而受到伤害这类题材,往往色调更为阴郁,现实意义更加浓厚,容易点燃观众感同身受的愤怒,同时也折射出创作者的人文关怀思考,对人性深处的挖掘。


绝望深渊:那些无法走出过去的父母们


类似例子如《海边的曼彻斯特》,片中的主人公李是个阴郁暴躁的中年男人,嗜酒如命,在酒吧跟人一言不合大打出手。而嗜酒粗心这些缺陷直接酿成了整个家庭的悲剧:一个冬天的夜晚,醉醺醺的他生了火炉,出门去小店接着买啤酒,却忘了放搁板,最终三个孩子全部葬身火海,妻子也离开了他,永远灰蒙蒙的海边小城,成了李的伤心之地。他希望受到惩罚,但警察没有关押他,于是他过着行尸走肉般的生活给自己判刑。街头重逢,他对组建了新家庭的前妻说:“我心里已经空无一物。”


这部丧到极点的致郁系片子最终也没迎来幸福结局,刻画出一个生动的失败者形象,可以概括为“一个人有权选择不与过去和解的故事”。但主角在和丧父的侄子相处的过程当中,点点滴滴的琐碎温暖却成了融化寒冷的春意。上映时国内排片的影院只有上百家,它不是那种让人看了热血沸腾或是捧腹大笑的爽片,而是一部虐片:其细腻的叙事手法还原了现实生活中的痛苦和微小希望。卡西凭这个层次丰富的角色获得了去年的奥斯卡影帝。

北京双胞胎姐妹青岛溺亡,现实版《海边的曼切斯特》表现的“人间之痛


很多国家的电影都较少直接拍摄儿童死亡的场面,因为它会触及人们心理禁忌底线,即使出现也大多是通过转述、回忆等形式,揭示这类事件对当事人命运造成的重大影响,并借由这类冲突展现人性,更为文艺片所偏爱。在人物塑造上,这些因过失丧失儿女的家长,大多具有相同性格缺陷:阴郁暴躁易怒等等,也更容易被演员诠释出深度。


今年凭借《三块广告牌》奥斯卡二度封后的科恩嫂继《奥丽芙·基特里奇》之后,再次出演了一个面目可憎、冰冷强硬的中年女人:她有着堪比壮汉的体格面容眼神,总是独来独往无亲无故,从不为自己的错误辩解低头。她不断伤害着身边所有人,炸毁警察局,就连唯一的亲人儿子也受不了她的脾气。当我们了解到她悲惨的经历后,大概能对女主这种脾气秉性了解几分:被前夫家暴,挚爱的女儿被奸杀而死。


北京双胞胎姐妹青岛溺亡,现实版《海边的曼切斯特》表现的“人间之痛


事实上,这种孤绝是她对自己的惩罚:科恩嫂演的这位妈妈平时对儿女脾气十分暴躁,甚至言语恶毒,在出事的那一晚上,她拒绝把车借给女儿,这个叛逆少女跟母亲对吼“我希望我被强奸,这样你就会后悔了”,她回答“是啊我也是这么希望的”。然而这就成了她们母女之间的诀别。在家庭中,她是最失败的母亲。悲剧发生后,她变得越发孤倔暴躁,这是她表达痛苦的方式。


人们常说“性格即命运”,事实上《三块广告牌》里人物性格和命运相辅相成,进而呈现出美国南方文学特有的阴郁苍凉底色,如同南方民谣一般悲怆有力回味悠长,引发人们对于道德真相的思考。整部电影都在描述真实的人性,并以此成就了奥斯卡级别优秀文艺片的质感:没有脸谱化反派和好人,只有在善恶两端游走的普通人。


除了死亡之外,家长疏忽可能还会造成儿童走失这类事故。根据真实儿童拐卖案改编的《亲爱的》以此为商业片增加了话题度和深度。郝蕾所扮演的母亲在和黄渤冲突后,想要尽快回到新生活中不再回头,关上了车窗,甚至疏忽到没顾得上看后视镜——她追着车跑的儿子在此刻被人贩子一把抱走。事后,她反复回忆当天的细节,陷入无尽的自责和悔恨之中,代表着无数丧子母亲的共同反应。


这段令大家感同身受,在影院赚足了眼泪,也让郝蕾的演技备受好评,煽情文艺与商业价值并行。甚至有观众评价《亲爱的》还具备科普意义:要多带自己爸妈来看,了解拐卖套路。


以明亮反衬悲伤:那些背负沉重的孩子们


几年前一个小男孩熟练杀鱼的视频爆红网络,被网友称为“杀鱼弟”,曾重返校园,但由于跟不上又重新辍学回家做生意。其父把摊位改名为“杀鱼弟水产”。但就在2018年8月6日,与客人争执挨爸妈骂后,服用剧毒农药百草枯自杀。网络上对其家庭教育和自杀真相普遍质疑:如此年轻的生命,而且早已尝遍世间辛酸,会因为什么原因才绝望?


如果说上述成人视角更多地是从事故发生之后,作为成年人的当事者家长如何在痛苦中继续生活,那么儿童视角往往是直接用孩子懵懂的眼睛展现他们的喜怒哀乐,像一份事故发生前后的完整观察报告,其天真无辜更容易击中泪腺。例如改编自真实案件,让柳乐优弥摘得戛纳影帝的《无人知晓》。


单身母亲惠子有四个来自不同父亲的孩子,为了和男友同居,留下二十万日元、一张纸条后离家出走。12岁的长子明不得不照料3个从3岁到11岁的弟妹,过着自生自灭的生活。片中最让人揪心的段落,当属最后两个十几岁的孩子,把意外死去的3岁妹妹的小小尸体装在箱子,偷偷拖到机场安葬。所有这一切正如片名所揭示的一样,“无人知晓”。


北京双胞胎姐妹青岛溺亡,现实版《海边的曼切斯特》表现的“人间之痛



这是一个无比沉重的故事,然而依旧还有温暖:便利店店员把过期寿司送给他们让孩子们兴奋不已,棒球教练邀请明参加球赛,被学校排斥的女生用援交赚到的钱资助他们。是枝裕和依然用他一贯情绪克制,光影轻快明亮的镜头叙述,孩子们因天真懵懂而模糊了悲惨事实,从困境中挖掘温馨小情趣的日常,造成的反差感也更加让人落泪:从公园汲水喝,在停水停电通知单上画画,用方便面汤继续泡饭,阳台上的绿植、小红皮鞋、玩具带给他们的快乐……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呈现的时间是孩子们一年的生活,而实际拍摄时间也刚好是一年,使得最终成片呈现出记录报告的实感。全片绝无情感宣泄和道德审判,而是把判断思考交给了观众,展现了其“无声汹涌”艺术的高明之处:表面越是风平浪静,深处才越是惊涛骇浪。孩子们越是可爱无邪,就越是让观众为人世间的悲苦不公而落泪。这类充满现实意义,同时叙事手法别具一格的片子,最容易受到艺术奖项的偏爱。


世界上有多少人正在碰响酒杯庆祝幸福和成功,同样也有多少本该无忧无虑的孩子正在受到伤害,父母承受撕心裂肺之痛。幸好还有影视作品不断提醒着我们,同情和泪腺不应干涸,对心灵创伤的修复和审视不应停止,挖掘人性深处的温暖和勇气仍然充满意义。这类现实题材富矿可以是艺术的、煽情催泪的,也可以是深刻的、商业加分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