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yaclear (清一),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万里长城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Aug  6 12:14:27 2007), 站内


  万里长城

  刘金柱 著

  ●目录

  一、长城概述

  二、长城的历史

  1.城的形成

  2.战国时期的长城

  3.汉代的长城

  4.南北朝时期的长城

  5.隋代的长城

  6.明代的长城

  三、长城的重要关隘

  1.天下第一关山海关

  2.喜峰口与喜逢口

  3.古北长城胜居庸

  4.居庸关与八达岭

  5.紫荆山上紫荆关

  6.重峦深处的平型关

  7.九塞要隘雁门关

  8.古城大同

  9.临渊据险娘子关

  10.陕北重镇榆林城

  11.气壮山河嘉峪关

  四、长城的建筑构造和建筑材料

  1.关隘的构造

  2.城墙的构造

  3.城墙上的设施及构造

  4.烽火台的构造和使用

  5.筑城施工和建筑材料

  五、长城构筑的军事特点

  1.我国古代战略防御军事想的体现

  2.巧妙而充分地利用地形

  3.就地取材进行军事施工

  六、长城古迹的保护和维修

  1.长城的严重破坏

  2.长城的维修和保护

  3.长城关隘的整体维修和自然风景资源的保护

  ●一、长城概述

  万里长城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之一,也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国防防御工程。它东起渤海之滨的山海关,经过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等省和自治区,西至甘肃省嘉峪关,沿着起伏的山脉和茫茫的沙漠,绵延一万二千余里。长城在历史上曾经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保障北部边疆一带人民的生产和生活起过重要作用。另外,在客观上也对北方劲吹的风砂起了阻止作用。长城的建筑规模十分巨大,不论我国的北京城、南京城或外国的古罗马城,亚历山大城都难以与之相比。据估算,如果把用来构筑长城的砖石筑成高五公尺、宽一公尺的城垣,其长度可以环绕地球一周,可见这是多么宏伟的工程!难怪宇航员从月球看地球表面,别的什么建筑物都看不清楚,唯独能看到荷兰的围海造田工程和我国的长城。

  长城,这个伟大的古代建筑工程,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从它的开始修筑到结束,断断续续也有将近一千五百多年。自秦朝建成第一条万里长城以来,不少王朝都对它有所修建。直到明朝迁都北京后,为了保卫京城安全,在二百多年间,大规模地修筑了十八次之多,才使它出现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完整的面貌。

  万里长城在这漫长的岁月中,真是看尽了前朝后代的兴亡,饱尝了千余年的雨雪风霜。到今天,它虽然已丧失了国防上的重要作用,不能适于现代战争的防御要求,但它的雄姿,却依旧巍然屹立在祖国的北方。它显示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反映出我国古代建筑工程技术的伟大成就,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坚强的毅力与巨大的智慧。同时也反映出我国从古以来就形成了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并实地展示了体现这种战争思想的防御工程——筑城工程中的各种战术思想。

  因此今天对万里长城进行一些系统的研究,不仅可以从整体布局上,建筑结构上,建筑材料使用上,建筑艺术的处理上吸取其精华之处,而且可以了解到我国古代精湛的战防思想,为我们今天的四化建设服务。

  ●二、长城的历史

  1.城的形成

  我们的祖先最早是穴居和巢居的。最早的人类北京猿人,居住在岩洞中。在黄河流域,由于那里有一层厚厚的黄土层,土质均匀,不易倒塌,便于挖穴作洞,许多先民们便穴居在作成的土洞中。在我国南方,由于气候多雨,地面潮湿,虫多蛇多,先民们便在树上搭棚居住,这是巢居。大约在六、七千年以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农业经济的发展,人类开始进入氏族社会,先民们也开始创造了简易的“屋”。在黄河流域是木骨泥墙的“屋”,在长江流域多是干阑式的“屋”。他们还聚集在地势平坦,水土肥美的河流两岸。他们为了防御其他部落的侵扰和野兽的侵害,在村落周围挖成防御壕沟,挖出的土堆在一边,形成一道厚厚的土墙,这就是先民们创造的最原始的“城”。在陕西省西安市半坡村的遗址中,可以看到先民们原始居住的情况。在居住区周围,有一道深深的壕沟,沟的底宽约有一米,上口宽约六米左右,沟深达三米上下。在当时的情况下,挖出这么多的土堆积起来,沟深加上土厚,足以防御其他部落和野兽的侵扰。

  过了几千年,大约在公元前二千二百多年,我国开始进入了奴隶社会。由部落形成了一个王朝,这便是夏朝。据古书记载,夏禹之父鲧发明了构筑城郭的方法,这就是修建城郭的开始。古书上多处都有关于夏禹建都的记载。当时的“国都”已开始形成了“城”的雏形。不久前在山西夏县发现了一座城址,这座城址和传说中的夏都安邑的地理位置很吻合,城址的规模很小,仅有一百四十平方米。城墙是用土夯筑的,夯筑技术比较原始,夯得也不实。但是,这是我国最早的能称得上城墙的墙。

  公元前十六世纪建立的商朝,是我国奴隶社会大发展时期,这时青铜冶铸业有了很大发展,青铜礼器,生活用器,生产工具和战斗兵器已大量制作出来。青铜工具的大量生产,又对当时建筑技术水平发展起了促进作用,这时建造的城墙从规模和技术水平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近年来,在河南省偃师二里头发现了商朝初年成汤的都城。1955年,在郑州发现了商代中期的郑州商城,城墙的周长约七千一百米,城内面积约有三百二十万平方米,呈不规则的南北纵长方向;城墙是夯土墙,而且夯土墙的筑法是完全一致的。商朝从成汤至盘庚,曾有过五次迁都,最后一次是盘庚迁殷,即现在河南省安阳市近郊的小屯村“殷墟”遗址。据挖掘,这座商代晚期的殷城,面积达二十四平方公里。这些浩大的城池,都是商代奴隶主们为了巩固他们的统治,保护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防御敌人的侵袭,动用了大量物力,驱使大批奴隶修筑的。城中修筑了大量的宫殿以供他们居住,城外则有制造陶器、骨器及冶铜、酿酒的作坊,以供他们使用和享受。这时的都城,已成了商朝的政治、军事、经济中心。

  商王朝武丁以后,奴隶主们越来越腐化,他们一方面对奴隶们进行残酷的压榨和掠夺,另一方面则整日沉醉于奢侈享乐之中。新兴的周经过伐商战争,终于吞灭了商王朝。周王朝建立后,便大封诸侯,在商代奴隶制国家的废墟上全面建立起新的封建秩序。随着分封诸侯的实施,在全国各地便修筑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城市,以便对奴隶们进行政治、军事统治。根据周朝宗分封制度,只有天子与诸侯才允许筑城。构筑的城,在规模上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诸侯的城,大的不许超过王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能超过五分之一,小的不能超过九分之一。城墙的高度也有规定。但是,随着生产力和商品交换经济的发展,以及奴隶制的急剧崩溃,这种建城制度也被废弃,这时分封的诸侯各国相继根据自己的需要修筑了自己的都城。在我国考古工作者的辛勤工作下,洛阳东的周王城已经发现,其它如山西侯马晋故城,苏州吴阖闾城也都相继发现。这些建筑规模不大的城,是诸侯各国的政治统治据点。在城内还集中了统治阶级大量财富以及为贵族、奴隶主们享用服务的手工业。到战争时,依托坚固的城垣还能防御敌人的掠夺和报复。

  大约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由镐京迁都洛邑,从这年到公元前476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春秋时期,由诸侯发展起来的大小国家共有一百四十九个,其中最强大的是齐、晋、楚、秦、鲁、郑等国。这时由于铁器和耕牛的使用,社会生产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随着诸侯贵族们的私田大量出现,奴隶社会的井田制日益崩溃,封建生产关系开始出现。各个强国为了争当霸主,进行了大量的争霸战争。

  从公元前476年,周元王元年开始,到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结束,是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春秋时的一百多个国家,经过不断兼并战争,还存在有秦、魏、燕、赵、韩、齐、楚等十几个国家,在我国北面有林胡、楼烦、东胡和仪渠等少数民族。这时期,一方面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封建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各国混战不止,战争频繁。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使城市成了繁华的商品交换场所。在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同时,建筑技术也有了巨大的发展,工程结构技术、施工方法和工程质量也都有了很大进步,这就促使城的建筑规模更大,建筑水平更高。所以,这时各国竞相建筑城市,出现了一个筑城的高潮时期。根据最近考古发掘,战国时的齐都临淄城,东西宽约四公里,南北长有五公里。城内除了构筑着封建主的宫殿外,还散布着冶铁、铸铜、制骨等作坊。据《史记·苏秦传》记载,当时临淄居民有七万户之多,街上车轴相击,人肩相摩。其他如燕国的下都城(在今河北易县),南北宽有四公里,东西长有八公里。赵国的都城邯郸(在今河北邯郸)城,东西长三公里,南北宽有四公里。

  战国时期列国诸侯之间为争夺土地、奴隶和霸权而进行的兼并战争,比春秋时期更为激烈和频繁,规模也更加大些。

  由于城的防御作用在当时显得很为重要和突出,为了提高防御能力和范围,各国又相继在彼此的边界上利用原来的大河堤防或附近的山脉逐段联起来修筑了城墙和关塞,这犹是战国时期各国不惜动用大量人力物力来修筑的长城。

  2.战国时期的长城

  战国时期,大国有秦、魏、赵、韩、齐、楚、燕,即所谓“战国七雄”。它们各自都修筑了长城。

  (1)燕国的长城

  燕国的国君是西周召公�]的后裔。东周时燕国还很小,到燕昭王时,他招募贤士,广罗人才,重用了乐毅,燕国逐渐强盛起来,成为北方一个大国。燕的东北方与朝鲜为界,北方有东胡、林胡、楼烦等小国,南方与齐国为界,西方与赵国为邻。为了防御东胡、林胡、楼烦等国的侵扰,在公元前290年,燕国沿燕山山脉修筑了北长城。在《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有:“燕有贤将秦开为质于胡,胡是信之,归而袭破走东胡,东胡却千余里。……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这条长城是从古造阳(今河北省怀来县)起,东渡滦河,逶迤转向东北,渡辽河到达古襄平(今辽宁省的辽阳)境内止,长达一千余里,这就是燕国的北长城。

  燕国还曾攻打齐国得胜而归,为了防备齐国的报复,对易水的堤防进行扩建而筑成长城,即通称的“易水长城”。

  这条长城的位置是:北起河北省易县西南古关门城,沿易水经定兴县走向东南。另一条长城,从今河北省徐水县西南古长城门,向东北与前一条长城会合后折向东南,到达今河北省任邱东南二十里的地方为止。在《战国策·燕策》中有这样记载:“张仪谓秦王曰:今赵王已朝渑池,效河南以事秦;大王不事秦,秦下甲云中,九原,驱赵而攻燕,则易水长城,非王之有也。”

  (2)赵国的长城

  赵国建都邯郸,即今河北省邯郸市。它的西部以黄河、南部以漳河与魏国为界,东部有清河与齐国为界,北方有易水与燕国为界,在西北方向与匈奴、楼烦、林胡接壤。这些西北游牧民族,常派骑兵突袭赵国边境,威胁着赵国的安全和生存。赵国国君武灵王赵雍,是一个很有胆识的国君。公元前366年,他亲自统率部队,首先攻灭了中山国,接着又出兵攻破了北方强敌林胡、楼烦,迫使他们向北迁移。武灵王24年(公元前302年),赵国的疆土已经扩展到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和九原(内蒙古乌拉特旗),占有今河套一带地区,并且从事移民开垦农种活动。为了加强北方边防,在公元前300年开始修筑长城,这就是赵国的北长城。

  这条长城的走向,从古代郡(今河北蔚县东北)起向西行,经山西省北部斜向西北入内蒙古,沿阴山山脉南麓向西,到达高阙(今内蒙古狼山县附近)止。在《史记·匈奴列传》中有这样的记载:“赵武灵王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武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

  赵国的南长城主要是防御魏国的,因为赵国与魏国也是连年争战,而主要战场是在漳水两岸。赵国利用漳水北岸堤防扩筑而成长城。在《史记·赵世家》中有这样的记载:“武灵王召楼缓谋曰:我先王因世之变,以长南藩之地,属阻漳滏之险,立长城。”这里先王指的是肃候,也就是武灵王的父亲。《赵世家》中又有“肃侯十七年,筑长城”的记载。

  可见这段长城是在肃侯年代所修筑的。漳、滏两水在今河北省临漳、磁县境内,可见这段长城是在临漳、磁县一带地方。

  除南北长城外,赵国还从代郡南起,向西南入今山西省,沿恒山、芦芽山北麓到黄河支岸一线修筑这一段长城。

  这一段可能是赵国最早的北长城。

  (3)齐国的长城

  齐国的都城在临淄(今山东省临淄县)。齐国在西周、东周时已是强盛的大国。南方与楚国、鲁国、宋国为邻,北方与渤海与燕国为邻,西有清河与赵国为邻,东靠黄海。在齐国的南部,筑了一条东西方向的长城,这条长城也是利用堤防连接山脉陆续扩建而成的。在《泰山记》中有这样一段话:“泰山西北有长城,缘河,经泰山,千余里,��琊入海。”今天的位置在西起山东平阴县东北,东经泰山北麓向东直到黄海之滨的��琊台,全长一千余里。据《齐纪》载:“齐宣王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以备。”可知该长城是在齐国国君齐宣王时所筑,在《竹书记年》中也把齐长城称作“长城巨防”。

  (4)魏国的长城魏国也是一个强盛国家,魏文侯当了国君后,重用了李悝,乐羊及大军事家吴起,国势更强。原建都安邑(今山西安邑县),后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市)。魏国东南有洪沟(即汴河)与楚国为邻,东有淮水颖水与宋国、齐国为邻,南与韩国为邻,西沿洛水(北洛河)东岸与秦为邻,北与赵国为邻。魏国是一个强国,它连年与齐国、楚国、宋国、赵国等进行战争,均取得胜利,只是与秦国之间的战争,接连失败。秦国把魏国看成心腹之患,魏国对秦国又有后顾之忧。因此,魏就在它的西面边境上利用洛水的堤防扩大而修筑成长城。根据《史记·秦本纪》记载:“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按今天的位置,这堵长城南起陕西省华县,沿洛水而上,经�~县、绥德、米脂等县,过黄河而达内蒙古的固阳。南北长达一千余里,是为魏的西长城。在《竹书纪年》中有:“显王十年(魏惠王十二年)龙贾帅师筑长城于西边”。《史记·魏世家》中有:“魏惠王十九年,诸侯围我襄陵,筑长城,塞固阳。”表明这段长城是魏惠王在位时所筑。

  据考古工作者近年勘查,从陕西华县华山北麓的相元洞开始向北渡谓河,沿洛河又向东北到达韩城县的黄河西岸,长约六百多里,断续有魏长城遗址的发现。这表明魏西长城从华县起沿洛水北上是无疑的,只是以前史料是沿洛水直向北到内蒙固阳。现在资料表明,尚有—支从半路上伸出,向东北到韩城方向。

  到魏惠王晚年,魏国屡次被秦国、楚国、齐国等国所击败,国势日衰,为了防御齐、楚两国的侵扰,便修筑了保护国都大梁的南长城。《后汉书·郡国志》《河南郡》中有这样的记载:“卷有长城,经阳武到密。”这表明了这段长城的位置。今天来看,它北起河南省旧原武西北,东经原阳县境转向东南,绕到开封市以东再折而向西直达密县境内,总长约四百余里。

  (5)楚国的长城

  楚国在战国时期农业还比较落后,但它兵力较强,因而经常出兵攻打别国,国土在长江南北两岸广大土地上得到扩展。北方在中原与齐国、宋国、魏国、韩国为邻,西与秦国、巴国为邻,南与百粤为邻,东滨大海。在七国中,以它的国土最大。到战国末年,楚怀王当政时,国势日益衰败,经常败于秦、韩、魏等国。因此,它便利用渑水、�a水的堤防再连接山脉和高地,扩建而成长城。《吕氏春秋·下贤篇》中说:魏文侯“南胜于连堤,东胜齐于长城。”在《史记·秦本纪》中有“昭王八年(楚怀王三十年)齐使章子,魏使公孙喜,韩使暴鸢攻方城”的记载。这里的连堤就是方城,方城就是楚长城。从这里可以看出,这段长城是在楚怀王三十年之前一段时期所修筑的。根据史料推测其当今的位置,是从今河南泌阳北到叶县,再向西经鲁山折向西南,经内乡东北而达湖北竹山县境内,东西长约八百余里。

  近年考古工作发现,在今陕西省旬阳县境内有一条横贯全县的长城,它东西走向,长约二百多里,用石块垒成,有些城洞还清楚可见。勘查表明,它是楚长城的遗址。看来这段长城,主要是防御强秦的。

  (6)秦国的长城

  秦自商鞅变法以后,奖励耕战,制定了许多新的法令,再加上关中及蜀地沃野千里,富饶无比,因此秦国在七国中很快在政治上、军事上占了优势。但秦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东胡和楼烦,经常到沙漠以南汉族地区来进行掠夺,所以它在北方边界修起了长城。在《史记·匈奴列传》中有这样的记载:“秦昭王时,义渠戎王与宣太后乱……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这一段长城的位置,自甘肃岷县(临洮)起,东北行经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固原县,沿六盘山北走,再东经甘肃省环县,达陕西绥德黄河岸边。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全中国,结束了战国以来长期割据的局面,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这时的疆域辽阔广大,它东到大海,北至辽东、阴山、河套一带,西到青海、甘肃高原,南至广东、广西。为了治理国家,大力从事国内改革,秦国统一了文字、法制、度量衡等。同时,为了彻底消除诸侯割据,一方面废除分封制,改用郡县制,另一方面又把战国时代各国封建割据时的防御工程进行拆除,即所谓“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秦国很快地把各国的长城和不合理的堤防进行了拆除,铲除了人为的障碍,这对加强全国的政治经济联系起了积极的作用。

  匈奴本来是我国北方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战国后期已经强盛起来,匈奴的贵族趁北方燕国和赵国衰落的时候,步步南侵,占领了黄河河套一带大片土地。他们主要集游收打猎为生,并且依靠来去神速的骑兵,掠夺人口财物,破坏农业生产,使边境很不安宁。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就派大将蒙恬驻守北方边境,抵御匈奴的入侵。公元前215年,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向匈奴大举进攻,攻占了河南(今内蒙古西南角黄河套以南地区),并渡过黄河攻取了高阙(今内蒙古河套临河县)、阴山、北殷(今内蒙古乌加河以北地方),设立四十四个县。这时秦国军队已把匈奴逐出了赵长城以北的地方。这次战争,解除了匈奴对北部边境的威胁,巩固了北方边防。同时,秦始皇看到燕、赵、秦三国北方的长城,彼此没有联系在一起,敌人很容易乘隙侵扰,长城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便于公元前213年,派蒙恬的军队与征用的长城附近的民�讣按罅空椒�、有罪官吏近二百万人,对长城进行修筑。对未曾连在一起的进行了补筑,对年久失修的也进行了整修。由于疆土向北扩大了,因而又进行了新增修筑。经过近十年的时间,把燕、赵、秦三国原来的长城修复并连在一起,西起临洮(今甘肃省岷县),向东经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直到陕西绥德黄河边,与从河套高阙西来的赵北长城连在一起,渡黄河到山西省、河北省北境;再利用赵长城,从今天的独不口起沿燕山山脉北支而东去,南包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直到今朝鲜平壤大同江附近的碣石山为止。这条长城,比现在明长城略偏北,比现在的长城更为长。

  解放以后,我国考古工作者曾对这条古长城进行多次勘查,在西起甘肃岷县,经内蒙古狼山县、阴山山脉、山西大同和河北赤峰,直到吉林省一线,秦长城的遗迹断续可见。保存好的地段,残垣高约五至六米,有土的地方用土夯筑,少土的地方用石块砌筑。这条万里长城建筑工程是十分伟大的,是当时劳动人民辛苦劳动的伟大成果,在中国历史上长期起到了巩固边防的作用。

  3.汉代的长城

  公元前206年暴秦灭亡,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新的封建王朝——汉朝,史称西汉。

  由于灭秦的长期战争,生产受到严重破坏,汉朝初年,社会经济凋敝,府库空虚,财政困难。刘邦面对这样的残破局面,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不得不把恢复农业生产,稳定封建秩序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他采取了一些与民休息的措施,使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同时对北方空前强大的匈奴,采取了和亲和忍让的政策。这种政策,从汉高祖刘邦到汉文帝、汉景帝持续了一百多年,在这种情况下,汉朝初年,对长城没有进行修筑。

  到匈奴的军臣单于掌权时期,他经常发兵侵犯上郡、云中等边郡,杀戮百姓,抢掠财物,使北方边境不得安宁。而汉朝经过文、景两代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军事力量也渐渐强大起来。到汉武帝时,便开始对匈奴进行了长期的讨伐战争。公元前127年,卫青率大军自云中向西迂回,击败匈奴,收复了被匈奴占领的河套地区。为了巩固边防,建立了边防重地朔方镇。《汉书·匈奴传》中有:“汉取河南地,筑朔方,复缮故秦时蒙恬所为塞,因河而固,……是岁元朔二年也。”元朔二年,即公元前127年。这次只是对长城进行了修葺。

  西汉修筑长城大体分三次。第一次在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封霍去病为骠骑将军,率领一万骑兵,从陇西出发,进攻并大败匈奴。统辖河西地区的匈奴浑邪王归附于汉朝。被匈奴占领的河西一带遂为汉朝管辖。为了巩固河西走廊边陲的安全,先设立武威、酒泉两郡,第二年又立张掖、敦煌两郡。为了沟通西域,确保丝绸之路的畅通,汉武帝采取了在这一带修筑长城这一战略措施。《史记·大宛列传》中有:“筑令居以西”,《后汉书·西羌传》中有:“筑令居塞”,所谓“塞”即指的是长城这类防御建筑,“令居”即今甘肃永登。这次修的“令居塞”,大体是东起永登,西至酒泉一段长城。

  第二次在公元前108年。汉朝得河西后又派张骞第二次出使乌孙等国,丝绸之路正式开通。河西走廊成为交通要道。但匈奴贵族又不断前来侵扰,汉武帝又派兵击破被匈奴控制的车师和楼兰,清除了这一带匈奴势力,又从“酒泉列宁障至玉门”。“列宁障”即修长城,这一段长城是东起酒泉西至玉门。

  第三次在公元前102年。汉武帝又令疆弩将军路博德屯军于额济纳河下游居延海,并在这一带筑长城。当时称:“遮虏障”或“居延塞”。这次修的一段长城是东起玉门西至居延海。居延海又称盐泽,今称罗布泊。

  在以上三次修筑长城后,为了使河西走廊长期安全,汉武帝又于公元前101年在河西汉长城中段沿线以北千里之外,遍设城堡和障塞,以加强防御。《汉书·匈奴列传》中有记载:“汉使光禄徐自为出五原塞数百里,远者千里,筑亭障,列亭至卢朐,而使游击将军韩说、长平侯卫伉屯其旁,……是岁太初四年也。” 西汉长城,通称“边墙”。“边墙”通常高约三至四米,宽约二米。虽是土石版筑或堆砌,但也十分坚固。

  另外,还在“边墙”沿线,设立戍所和烽燧。戍所又称“堡”或“障”,内有驻兵,并有烽火设备。此外还建立了严密的烽燧制度,根据《居延汉简》的记载,有“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规定。燧和墩就是烽火台,遇有敌情,白昼点燃薪苇取烟报警,夜间焚火报警。在今甘肃民勤、敦煌、玉门附近,还残留有汉代长城和烽燧的遗迹。这些断壁残墙,记下了二千年前千百万劳动人民为了保卫祖国的安全,付出的难以估量的血汗。

  近些年来,我国考古工作者还在长城的中段,即当时的五原、云中等郡境内(今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包头、东胜、土默特旗、呼和浩特等地),发现了二十多处东汉时的边墙、城堡遗址。城堡遗址多建在具有战略意义的地方,规模一般不大,往往分成外城和内城,平面如“回”字形。

  如呼和浩特东郊布秃村的西汉城堡遗址,建于阳山脚下,是版筑土墙,外城南北宽约九百米,东西宽约八百五十米。从现状看,官署设在内城,兵营集中在外城,还有屯田和军训场所。

  东汉初年,当光武帝刘秀进行国内统一战争时,顾不到边防之事,而匈奴的势力却有所发展,他们又经常侵扰北边。于是刘秀便增兵边防,并在长城以南的地区修筑了几条比长城低薄的边墙,其中也有许多堡垒和烽火台,以增加防御纵深。《后汉书·杜茂传》中记载:“建武十二年,杜茂发边卒,筑亭侯,修烽火。”《后汉·马成传》中记载:“十四年,马成代杜茂缮治障塞,自西河至渭��,河上至安邑,太原至井陉,中山至邺,皆筑堡壁,起烽火,十里一侯。”光武十四年(公元39年)马成所修的四条边障今天具体位置如下:(1)河西至渭��,今天的山西省离石县至陕西省咸阳东南之间。(2)河上至安邑。今天的陕西省高陵县东至山西省安邑县之间。(3)太原至井陉。今天的山西省太原至河北省井陉县之间。(4)中山至邺。今天的河北省定县南至河南省临漳县之间。用这四条防线,以保卫国都洛阳。但是后来匈奴贵族中发生内讧,分为南北匈奴,南匈奴同汉朝和平相处,助汉守边,使得边境安宁。而北匈奴在汉和帝时被逐出蒙古高原和新疆以远,汉朝版图远在长城以北、以西,从此以后,汉朝对长城未再修筑过。

  4.南北朝时期的长城

  东汉王朝经过黄巾起义的冲击,政权倾颓,逐渐被蜀、魏、吴三国所代替。三国经过连年混战,于公元280年被西晋所统一。公元316年,晋愍帝出降刘曜,西晋灭亡。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南北地主的拥戴下,自称晋王,第二年称帝,是为东晋晋元帝。公元420年刘裕废晋帝,建立起宋朝。东晋后期,鲜卑族拓拨部人拓拔��于公元386年在北方建立魏国,公元439年魏太武帝统一了北方,这样就形成了南北两个王朝对峙的局面。在以后一百五十余年的时间里,北朝的魏又分为东魏、西魏。公元550年东魏又被高洋推翻,建立北齐。公元557年宇文觉又推翻了西魏,建立北周。

  历史上把这段历史时期称为南北朝。在这个时期内,只有地处北方的北魏、东魏、北齐、北周对长城进行过修筑、增筑。

  (1)北魏长城

  鲜卑人拓拔��在公元386年建立魏国,史称北魏。公元398年拓拔��建都平城(山西省大同市),公元399年拓拔��称帝,是为魏道武帝。魏道武帝迅速建立了封建大国。公元409年魏明元帝即位,这时北方的柔然已成强敌。北魏于公元423年,在北方边境修筑长城二千余里,并设立戍镇以防备柔然的入侵。《魏本记》载:“秦常八年,蠕蠕犯塞,二月戊辰,筑长城于长川之南,起自赤城西至五原,延袤二千余里。”这条长城东起河北赤城,沿山西省北边至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魏太武帝时,是北魏武力最强盛的时期。他完成了黄河流域的统一战争,打败了北方的强敌柔然,并且在长城以北要害处设立武川、抚冥、怀朔、柔玄、御夷六个重镇,以保卫平城。

  《魏本记》中又记载:“太平真君七年,王景戍发司、幽、定、冀四州十万人筑‘畿上塞围’,起上谷,西至于河,广袤皆千里。”所谓“塞围”,是比长城低薄些的土墙,用以补长城之不足。这条塞围,也是为了保卫京城平城的。它东起今山西省广灵西方上谷,沿今山西河北界到今山西省天镇县附近,折向西,围绕大同市直达黄河东岸,足有一千余里。

  (2)东魏长城

  北魏后来又分为东魏、西魏。东魏时也筑了一段长城。

  《资治通鉴》中记载:“梁大同九年(东魏武定元年),东魏丞相高欢筑长城于肆州、北山,西自马陵,东至土��,四十日罢。”这段长城位于今山西省静乐县到淳阳镇一线,长约一百五十余里。

  (3)北齐长城公元550年高洋推翻东魏,建立了北齐,称齐文宣帝。

  他占据今山东、河北、山西、河南等省。他一方面在政治上采取措施,严禁贪污,制定齐律,建立州郡,稳定内部;另一方面为了巩固防务,首先进行军队整顿,并连年出击北方强敌柔然、突厥、契丹,取得节节胜利。为了巩固北方边防和防御西部的北周,先后几次大筑长城。北齐所筑长城规模之大,稍次于秦长城。

  ①公元552年首先在西北境修筑长城。南起今山西省离石县西北,北至山西省朔县西,长约四百余里。

  ②公元555年,齐文帝在北部边境大规模修筑长城。

  由于北魏先前所筑长城工程简陋,有的也未筑完,又经几十年的风雨,已是破旧不堪。所以这次是沿原北魏长城线进行了增筑、修葺。《齐本记》中有这次的记载:“天保六年三月,发寡妇以配军士,筑长城。”是岁,诏发夫一百八十万筑城,自幽州北夏口,西至恒州,九百余里。”夏口即今居庸关的南口附近,恒州即今山西大同。这段长城东起居庸关南口附近,至山西大同市。

  ③公元556年又大规模修筑长城,除了对在公元552年和555年所修筑的两处长城进行增筑外,又向东新筑长城,至今山海关海边止。东西长达三千余里。大约十里设置一戍,在其重要地方,还设置州镇25所。这条长城之长,仅次于秦、汉长城。

  ④公元557年,又于长城内侧筑第二防线的长城。

  《齐本记》载:“天保八年,初于长城内筑重城,自库洛拨而东,至于坞纥戍,凡四百余里。”这段内长城,自今山西省偏关以东老营附近起,东经雁门关、平型关,到达山西省下关附近。

  ⑤公元563年,齐武成帝修筑了今山西河北交界处沿太行山走向的一段长城。《资治通鉴》中记载:“齐河清二年,诏司史斛律光督步骑二万,筑掌城于织关,仍筑长城二百里,置十二戍。”这段北长城在今太行山巅时有所现。比较好的一段,则在河北龙泉关以西至河北建平县下口镇以西。娘子关南下经马岭关至黄洋关一段长城,今已无存。只有一些关口处仍有些遗迹。

  ⑥公元563年(齐武成帝河清二年),突厥发动二十万兵民来毁长城,并且准备入侵恒州(平城)。因此于公元565年,对原东魏时所筑一段旧长城墙筑至雁门关,又对在公元557年所筑内长城进行修葺。

  增修自山西省下关附近起,经插箭岭、浮图峪、紫荆关、马水口,东达居庸关一段长城。对居庸关到山海关一段长城也进行了修整。在《齐史·斛律羡传》中记载:“天统五年,羡以虏屡犯边塞,目库拨戍东距于海二千里,其间凡有险要,或斩山筑城,断谷起障,并置立戍逻五十余所”。

  (4)北周长城

  公元557年宇文觉推翻西魏,建立了北周。到周武帝(宇文邕)时,北周进入强盛时期。它于公元577年灭了北齐,统一了中国北方。而这时北周北方的突厥强大起来。起初为了专力对齐,周武帝与之采取和亲政策。以后突厥仍然屡次犯边,周静帝便于公元579年,对原北齐长城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修筑。《北周书》记载:“静帝大象元年,突厥犯并州,六月发山东诸州民修长城。”《资治通鉴》注:“修齐三长城也。”《曰知录》记:“西自雁门,东至碣石”。

  5.隋代的长城

  北周到周宣帝时,军政大权逐步落入杨坚手中。公元580年,周宣帝死后,立周静帝。次年,杨坚强迫周静帝让位给他,建立起隋朝。公元589年隋文帝进攻建康,南朝(宋、齐、梁、陈)的最后一个朝代陈朝灭亡了。这时南北重新获得了统一。隋文帝统一全国后采取了许多巩固统治的措施,如改革官制兵制,建立科举制度,严惩贪官污吏,废除酷刑和徭赋,使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但是北方的突厥贵族经常带领骑兵在东起幽州,西达河西的国境线上进行骚扰。为了防御突厥贵族的进犯,隋王朝几次征发大量民工整修长城,分叙于下:

  ①公元581年4月,隋发稽胡筑长城,修建二十天结束。

  ②公元581年12月,又修筑原魏、齐长城东段。

  ③公元585年(开宣五年),又征夫三万余人修长城,从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黄河东岸,至陕西省绥德,东西长七百余里。

  ④在开皇六年,即公元586年,一方面对长城进行了二十天的修整,另一方面还在朔方(今陕西省横山县)以东长城沿线开始修筑数十座城堡,以保卫边境。

  ⑤根据《隋纪》载:“开皇七年二月发丁男十余万修长城,二旬而罢。”这一次没有详细记载修筑的起始和终止点。

  ⑥在《隋纪》中还载:“大业三年七月发丁男百余万筑长城西距榆林,东至紫河,一旬而罢。”隋炀帝在公元605年开始修大运河,公元608年开通了北通涿郡(北京)、南到余杭(杭州)的大运河。并在公元607年发夫百余万人,修筑了从今天的山西省杀虎口西行达内蒙古托克托西南的一段长城。

  ⑦据《隋纪》记载:“大业四年秋七月辛已,发丁男二十余万筑长城,自榆林谷而东。”这段长城西起今青海西宁附近,东至何处无法考证。

  6.明代的长城

  隋朝被推翻后,唐朝建立。唐朝国威强盛,边界远在长城以外,所以对原长城无需修筑或增筑新长城。五代和宋代对外屈辱妥协,长城南北许多地方均被辽、金两国占据,所以无法对原长城进行修筑。元代是蒙古族统治整个中国,长城南北均为一统天下,用不着对长城进行修筑,更无需新筑长城。

  明朝初期,统治阶级为了巩固政权,安定社会秩序,大力从事生产的恢复工作。对农民采取了一系列减免负担、鼓励生产的措施。对工商经济也采取了扶植发展的办法,这样,封建经济由恢复得到进一步发展。这时官营手工业,如采铁、铸铜、军器火药以及土木建筑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同时,明初被逐出长城以北草原上的蒙古族鞑靼经常南下进行侵扰,企图卷土重来,并且东北又有女真族的兴起。

  所以明代为了防御北方边患,便不得不屡次修建长城。开始只对几百年前遗留的破烂不堪的长城进行补修,到后来才进行大规模的修建。这时修筑规模的宏大,防御组织的完备,所用建筑材料的坚固,都大大超越以前所有的长城。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气魄宏大的长城,正是明代的遗迹。明代修筑长城的次数很多,主要有如下几次。

  ①在明惠帝建文期间(公元1399年——1402年)修筑了自宣府(今宣化)到山西大同境内的长城,又称之为“极边”。《明史·兵制三》中记载:“建文中,自宣府迤西迄山西,缘边皆峻垣深渊,烽堠相接……。”

  ②在明成祖永乐十年(公元1413年),为了加强北方边防,又在长城内侧修建了一道壕堑石垣,西起河北省万全县洗马林,东至河北省宣化市东北一百余里的长安岭堡,长约二百余里。《明会要边防》中记载:“永乐十年,敕边将治壕垣,自长安岭堡迤西,至洗马林,皆筑石垣,深壕堑,以固防御。”

  ③在明英宗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从河北省龙吴经独石口至蓟县北,长约五百余里的险要地段,修筑了墩台、烟墩二十二座,以加强�t望警戍。

  《明史·兵制三》记载:“正统元年,给事中朱纯请修塞垣,总兵官谭广言,自龙门(龙关之误)至独石及黑峪口(黑谷关之误)五百五十余里,工作甚难,不若置墩台�t守,乃增赤城等堡烟墩二十二。”

  同年还在今陕西北都增筑烽堠。西从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起,直向东北一线。《史昭传》中记载:“正统元年,总兵史昭以宁夏县河外,东抵绥德二千里,旷远难守,请于花马池筑哨马营,增筑烽堠,直达哈剌兀速。边备大固。”

  在明宪宗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又在今陕西省北都甘肃省东部安边至庆阳、定边、环县,修筑了两条墩台线,共三十四座,以备守卫。《王复传》中记载:“成化二年八月,兵部尚书王复上言,‘延绥自安边营接庆阳,自定边营接环州,每二十里筑墩台一,计凡三十有四,随形势为沟墙,庶息响相闻,易于守御’。”

  明英宗时北方的瓦剌部族首领脱欢统一了蒙古诸郡,逐步强盛起来,儿子也先继族扩充武力,不断侵犯明朝。“土木之变”英宗被俘。于谦保卫北京,打退也先进攻,英宗放回。从此以后,各代积极重新布置边防,以原长城为屏障,多加修筑。

  ④到明宪宗成化三年时(1467年),山海关、喜峰口、古北口、居庸关、倒马关等处虽已设立关口,驻有军队守备,但是关与关之间没有联成一起,为了防备敌人利用空隙山坡小径向内渗透,便发动军队和民�福�对东起山海关西至雁门关一段长城进行了修筑。

  ⑤明宪宗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负责陕北边防的延绥巡抚都御史余子俊在很短时期内,发动军民修建了东起清水营(今陕西省神木县东北),西到花马池(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长约一千七百多里的长城和十一个城堡,以及上百个烽火台的伟大工程。并且在城南侧,顺着长城的走向开山填谷,修建了东起山西省偏关,西至甘肃省固原县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的夹道。

  ⑥明初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征虏大将军冯胜下河西,开始修筑嘉峪关。到明孝宗弘治年间(公元1488年——1505年),修建了城楼及罗城。

  ⑦在明孝宗弘治年间,有制臣杨一清向孝宗建议,修建从今陕西省安边到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北黄河东岸一线的长城,以防御敌人从这一线利用沙漠荒原无山河险阻而进行偷袭。孝宗同意了他的建议。

  ⑧在明武宗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年),先是翁万达总督要求修筑宣府镇及大同镇所管辖的长城一千余里,烽堠三百六十三所,但因要与蒙古族互通贸易,许多长城反被敌人拆毁。后来又上书武宗,要求重新修补,武宗同意。这次修得较好,在城墙上修了些小房子,并存放火器。

  ⑨到明穆宗隆庆时(公元1567——1627年),北方的部族俺答、土蛮常来侵犯蓟门一带边界,北京也经常受到威胁。公元1568年戚继光奉命到了北京,担任了蓟州、昌平、辽东、保定军务总管。他建议在从山海关到昌平这条长城线上,对旧长城重新修筑,并且修筑敌台三千座(穆宗只同意修一千座)。从公元1569年开始,经过三年的艰苦紧张劳动,到公元1571年,修敌台一千零七座。从此,北部边防得到了大大加强。

  综上所述,明代长城多是沿着北齐、北魏所筑的旧长城进行修筑的。明朝初年洪武、正统、成化各朝对巩固北方边防均做了大量工作,但多修筑的是关塞、烟墩,筑城较少,到弘治时才大规模修筑长城,增设诸边城堡一千余所,而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绝大部分都是这个时期所修筑的。

  ●三、长城的重要关隘

  长城沿线上的一些重要关隘,在不同历史时期,起着不同的作用,它们历经古代许多征战,是长城史迹最好的见证。在汉族封建王朝国威强盛、武力雄厚的朝代,长城沿线的关隘便成为开拓疆域,对北方游牧部族进行征战的基地。

  北京,古称蓟城。为了加强边防,从秦始皇、汉武帝、隋炀帝到唐太宗,都曾亲自来到长城边的蓟城视察。当封建王朝政局分裂,国势衰微的时期,长城沿线的关隘又成为军事驻防的重镇。唐朝后期,就沿长城重要关隘设立了八个节度使。明朝时设立“九边”,以防御北方部族的侵袭。另外,当汉族封建王朝与北方游牧部族“和平共处”的时候,长城沿线的关隘,又成为文化交流、贸易来往的中心。所以,长城的各个重要关隘就是长城全貌的缩影。

  1.天下第一关——山海关

  老龙头,是长城最东的起点,位于燕山山脉、松岭山脉入海处。古时人们把万里长城比做一条翻山越岭的长龙,这里是龙头,所以叫做“老龙头”。它离山海关城约八里,不到一小时便可走到。在一个山坡上,有一座亭子。亭下是一块块浸泡在海水中的巨大花岗岩的石块,海水冲刷着它们,发出巨大的声响。在明朝万历七年,即公元1579年,蓟榆总兵戚继光筑城到达这里,为了防御敌人趁海水落潮时偷越海滩入关,便从这山坡向海中修筑了一段城墙。墙高约三丈,长约七丈,称宁海城。城上修了一个澄海楼,楼上曾悬挂“雄襟万里”的匾额。清朝乾隆皇帝几次路过山海关,都要到此楼赋诗观海,以舒胸怀。可惜这座澄海楼于光绪二十六年,在罪恶之师八国联军侵犯山海关时,被烧毁了。不仅烧掉楼,而且还拆毁了这座雄伟的宁海城,如今只剩下海边那些巨大的条石。海水汹涌,浪拍巨石,发出巨大吼声,象在控诉殖民主义的暴行。

  山海关的东门,即“天下第一关”。高高的城台上建有一座两层城楼,高达十三米,上层宽有十七米,下层宽有二十米,深各一米。上为歇山重檐顶,下为砖木结构。城楼灰色的瓦顶上飞檐脊兽,栩栩如生。正面是朱红的墙柱,衬着翠绿色和金黄色的画梁及格窗,显得雄伟华丽。上层房檐之下悬挂有白底黑字的“天下第一关”巨匾一块,笔力雄浑有力,尺度巨大,独具风格。“天下第一关”这五个字是明代成化八年进士,当过福建按察司佥事的肖显所写的,他是当地人。一层堂内正面墙上也挂着一块巨匾,表面看来它和屋檐下悬挂的那块一模一样,其实并不一样。楼上还有一块,那是清光绪五年刻的。正面墙上绘着一幅山海关形势立体巨图,城关内外,一目了然。

  山海关关城周围有八里一百三十七步四尺,城高有四丈一尺,厚达二丈。内填黄土,外用巨砖砌筑,十分坚固。有东、西、南、北四个关门。东门则“镇东”,西门叫“迎恩”,北门叫“威远”,南门则“望洋”。在城关外有一道深三丈五尺,宽五丈的护城河围绕。关城南北与长城连接,关城东西分别筑有东罗城和西罗城,相传为明嘉靖十二年时所建造。它使雄关加大了防御纵深,更加森严壁垒。在南面城墙上原建有奎光阁、牧营楼,北面城墙上原建有威远堂、临闾楼,至今都不存在了。为了加强防御正面,在关城的南北两侧,长城城墙内南侧南水关之南,建有南翼城,北侧北水关之北,建有北翼城,储存粮草武器,驻兵防守,以和关城相呼应。东门是通向关外的大门。此关地势险要,故在建筑布局上、军事防御体系上更为坚固。它设立了三道防线,第一道是罗城,第二道是瓮城,第三道才是这山海关的东大门。所以前人以“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来形容关城的险要。

  在这城楼里还陈列着明代盔甲战袍和刀、枪、弓、弩各种兵器,使人们想象起当年征战的刀光剑影。

  走出城楼,来到长城城头,这里有一座明代铁铸大炮,表现了当年参加保卫关城战斗的雄姿。沿着罗城向东走去,回身仰望,城楼上东、南、北三面的六十八个红极箭窗,使这座金碧辉煌的城楼显得更加雄伟壮丽。向北望去,万山重叠,气势雄伟,长城从山上蜿蜒而下,与关城连成一体。向关外望去,远处的城堡、墩台尽收眼底。向南望去,是水天相连的渤海。长城就是由此南下直入大海的,真是“襟连沧海枕青山”,气势惊人。

  据记载,山海关的建关历史,源流久长。在尧、舜及夏、商、周时都曾有职司掌管。秦朝时属辽西郡,汉高祖时属卢绾,汉献帝初归公孙赞,三国时北魏曹操在这里设卢龙郡,晋朝时属营丘郡,南北朝至隋朝属北平郡,唐朝初年设临榆关,五代时仍为临榆关,宋朝时改名临闾,辽国占领以后属迁州,金国时称迁民镇,元朝时仍叫迁民镇,明朝设山海关。在明朝洪武十四年,即1381年,朱元璋派魏国公大将军徐达在这里设山海卫,徐达见这一带北依燕山山脉的崇山峻岭,南临波涛汹涌的渤海,山海之间只有十余华里的狭长地带,形势险要,是辽蓟的咽喉要道,便于1382年12月筑起山海卫城,城关就叫山海关。清乾隆二年,曾设临榆县。

  解放前一直属河北省。1948年冬天,山海关一带获得解放,最初与秦皇岛一起设秦榆市,后又划归辽西管辖,1952年划入河北省秦皇岛市至今。

  山海关一带,山势陡绝,形势险要,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曾经有很多次战争在这里进行,至今还有许多战争遗迹可寻。据史书记载,隋文帝开皇十八年,有高丽王元帅�(革+上日下皿)率领一万多名军兵来侵犯辽西。隋文帝派汉王谅、王世积为行军元帅,带兵三十万出临榆关迎敌。隋炀帝大叶十年兴师征伐高丽经过这里。唐太宗在贞观十九年亲征高丽,成功班师回朝曾经过这里,在汉武台上刻石纪功。他在《春日观海诗》中写道:“翠岛屡出桑,碣石想秦皇”。明朝初年,徐达在这里设山海卫后,成为边防重镇,带有重兵把守。明末崇祯17年,由于宦官横行,强征暴敛,激起了农民起义的烈火。李自成率领起义军攻下了明王朝的京城北京后,挥师东北,直抵山海关城下。这时,守卫在山海关的明朝总兵吴三桂仓皇应战。起义军英勇攻击,4月21日有数千骑兵突破西北防线进抵西罗城下。22日北翼城一股明军起义响应,破城已是指日可待。但吴三桂不顾民族利益,出城拜请清军多尔衮引兵入关。清军入关后,与义军大战于石河西岸红瓦店,不久起义军退走,清兵大举入关,很快攻占了北京城,取代了明王朝的统治。

  清朝时,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清政府派向荣在秦皇岛山海关一带设立海防,沿海筑炮台,设炮营,在石河口附近修筑大炮台两座,小炮台三座。到光绪五年(1880年),清将曾国荃率领湘军驻防山海关。以后又有叶志超、刘坤一、吴大��等人率军来此驻防。光绪二十六年(1901年),八国联军侵入山海关,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才先后撤去。1922年直、奉两系军阀也在石河两岸进行大战。1924年两军阀又在长城外的关家坟、威运城、姜女庙一带进行过激烈战斗。1933年日本帝国主义者侵占我国东北后,又来侵犯华北各地,守卫在山海关的国民党军队与日寇应战半小时即逃跑了,山海关沦入日寇手中,在日寇统治时期,把东北划成“满州国”,山海关成了出入门户,过往旅客被强行办理所谓“出入国境手续”,日寇百般刁难,肆意盘剥,山海关成了“鬼门关”。1945年日本投降后,山海关曾一度获得解放。但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蒋介石反动军队在秦皇岛登陆,向东北进犯,并在山海关的石河西岸与我人民解放军进行大战。由于我军采取战略转移,暂时撤退,曾有一部分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后撤,坚守阵地,最后壮烈牺牲。解放后为了悼念烈士们的英雄功迹,在欢喜岭上修建了烈士陵园,供人民瞻仰纪念。如今,山海关城市欣欣向荣,工农业飞跃发展,文物古迹得到保护维修,中外游人络绎不绝。

  姜女庙是祭祠孟姜女的庙。关于孟姜女的故事由来已久,但传说不一。有一种传说是,孟姜女姓许,陕西同官人,她的丈夫被拉去修长城,但年久未归,她就做了寒衣,不远万里来到长城脚下。但她的丈夫已经死去了,她痛哭而死,这里的人们便选择个高高的小山岗,来祭祀她,这个小山岗后来起名叫望夫山。

  但还有一种故事性更强些的传说。据说,在秦朝时,有一家姓姜的农户,在院子里种了一架葫芦,有一根支条爬到了邻居孟家院里,结了一个大葫芦。秋天了,孟家就把葫芦摘下来剖开想做个水瓢用。打开以后,跳出来一个小姑娘,小姑娘长得眉清目秀,孟家就给她起名叫孟姜女。

  光明如箭,一转眼十七年过去了,孟姜女长得如花似玉,既会绣花又会写文章。那时,秦始皇为了修筑长城,到处征府�浮S懈鼋蟹惰搅旱娜迳�,也被征去修长城。他为了躲避苦役,逃跑到孟家花园里躲了起来,恰巧被孟姜女看见,范杞梁就把实情告诉了孟姜女。孟姜女见范杞梁一表人材,起了爱怜之心。孟家知道后,便决定招范杞梁为婿。但是走漏了消息,正当他们拜堂成亲之时,官兵来把范杞梁抓走了。春去冬来,到了十一月,寒风扫落叶,孟姜女想到在北方修长城的夫君,便决意到修长城的地方去送寒衣。她长途跋涉,历尽辛苦,来到长城脚下,但也不知她丈夫在何处。

  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她丈夫已经死了,就埋葬在长城下。她坐在长城脚下,悲痛地哭了三天三夜,哭倒了长城,找到了范杞梁的尸骨。守城官把这事上奏给秦始皇。秦始皇见她貌美,想把她霸占为娘娘。孟姜女死也不从,非要答应她三个条件才可:第一让她给丈夫穿孝三个月,第二要秦始皇给她丈夫发丧,第三在送丧那天,要秦始皇穿孝打幡。秦始皇为了得到年青美貌的孟姜女,便照办了。发丧那天,途径南海,孟姜女从车上往海中跳去。这时狂风四起,阵风过后,海南涌出两块礁石,高的象碑,低的似坟,潮长多高,它们也长多高……

  其实,历史上的杞梁妻的故事与秦始皇和万里长城毫无关系。只是到了唐代,有个叫贯休的僧人,在一首《禅月集》的诗中,把范杞梁和修长城的事联系起来。从此以后,宋、元、明、清各个朝代才流传起“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这个故事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封建统治阶级沉重劳役和残暴统治的控诉。

  姜女庙座落在山海关区南窑河公社望夫石村,村北的凤凰山上。沿着山南坡上一百零八级石梯登上庙门,便可来到前殿殿内。殿的正面供有姜女塑像,两侧有童男童女侍立,并有一副楹联,为文天祥所作,上联是:“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下联是:“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横眉是:“千古流芳”。

  在前殿门前的檐柱上还有一副楹联,文字不多,一字多次重叠使用。上联是:“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下联是:“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很不好念,意思也不容易弄懂。但如果加上标点符号,再在这几个朝字和长字旁加上三点水意思就比较清楚了。可读作:

  “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

  “浮云涨,长长涨,长涨长消。”

  在后殿有一块巨石,上刻“望夫石”三字及清乾隆帝题的姜女诗。旁边有一座六边攒角顶的凉亭,名叫“振衣亭”,灰瓦红柱,油漆一新。从亭边上向北望,群山莽莽,长城如带,沿山峦向北爬去。向南望,海天万里,气势磅礴,使人顿时心胸开阔起来。

  离姜女庙不远,便是燕山脚下。沿着平原缓缓而来的长城,到这里昂首跃上山峰。这里山峦起伏,层层叠翠,长城就修建于悬崖绝壁之上。这里号称山海关一带的第一个险要关隘,叫做“三道关”。据榆临县志记载,三道关关凡三重,一设涧口,二建山麓,一踞山腰,悬崖危蹬,险峨难行。这里是山海关的左翼,对防止敌人从侧翼斜插入关起着巨大作用。

  三关的关门早已不见了,只有建筑在山顶危崖上的长城和巨大墩台依然存在,长城象昂首的巨龙腾跃于群山之巅,沿着山脊迤逦向北游去。这自然会使人们联想到,当时的劳动人民和戍边军兵们在这里修筑长城和墩台,是多么不容易!他们的勇敢精神和巨大智慧,是我们后代子孙永远钦佩并引以自豪的!

  2.喜峰口与喜逢口

  喜峰口在燕山山脉的崇山峻岭中,从河北省迁西县县城向北,过滦河大桥不远就到了喜峰口的关口。这里两边高山对峙,地形十分峻险,山上的松柏郁郁苍苍,含露的野花在山脚下迎风摇摆。灰色的长城,修筑在山脊上,敌台相望,烽墩相连,形势雄壮,十分壮观。明朝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七月建立该关口。关门上建有城楼,高有四丈,此楼叫“镇远楼”。后嘉靖年间还建有“来远楼”,现均已倾塌不见。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戚继光担任了统辖蓟州、昌平、辽东、保安的军务后,一方面把蓟州防区划分为十三路,分段负责防备,另一方面又把精力集中到修筑长城这项防御工程上来。对原来的长城加厚加高,墙顶修筑防身射箭的垛口,并在长城沿线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一个敌楼,作为边防驻军战斗、生活、贮备的据点。经过三年艰苦紧张的劳动,全部完工。万历三年(公元1572年)春天,北方部族首领董狐狸和他侄子长昂、弟弟长秃带领兵马向明朝侵犯。

  戚继光凭据长城,能守能攻,把敌人打得大败,长秃被活捉,董狐狸和长昂只得率领各部酋长和亲族三百余人来到喜峰口向戚继光请罪投降。戚继光的副将史宸、罗瑞在喜峰口受降。董狐狸表示愿意把从前在长城沿线掠去的汉族人民送回,并攒刀起誓,表示不再侵犯,戚继光放回了长秀。从此北方边境得到了安宁。新修建的长城、敌楼首次发挥了积极防御的战斗作用。

  喜峰口原名喜逢口。据民间传说,从前有个青年,出去当兵,多年没有消息,他的父亲日夜思念儿子,就到各处寻找。找到喜峰口,父子忽然相遇,两人在山下相见拥抱,乐极生悲大笑而死。元朝许有壬的《喜逢口歌》也记述了这个故事:“白头老翁形影俱,岂惮山月千万里,天教此地适相逢,父日从天堕吾子,笑瘦乐极俱殒身,谁谓钟情遽如此。”

  所以把这里叫喜逢口,意思就是喜相逢。但后人又把喜逢口读成喜峰口了,便延用至今。不过根据附近峰峦叠错,地形险峻,作为明长城的一个重要关口,看来还是喜峰口更恰当些。

  3.古北长城胜居庸

  雄伟的长城,在遵化县、兴隆县、滦平县的群山峻岭上蜿蜒曲折向西爬行,敌楼相望,烽墩相连。这一带是华北平原与冀北山地的边缘,也是从内蒙古草原通过冀北山地南下华北平原必经的重要地段。这里在历史上曾多次发生过激烈的战争。所以明朝政府为了京师的安全,在这一带修筑了多道城垣。古北口就位于燕山崇岭,在山峦郁葱的北京密云县东北部。这里龙盘山与卧虎岭互相对峙,陡峭崖壁矗立两边,中间潮河水劈山南流,河谷只有一百多米宽,河的东岸到关口城下仅宽十余米,路径狭窄,地形十分峻险,由北京通往承德的柏油公路就在此通过。长城从对峙的山脊腾峰跃谷,蜿蜒曲折爬向天际,又似一条欢腾的长龙从天上降落河边。这个关口,是冀北山地通向华北平原的又一处重要关口,通过关口南下,直抵北京。北上可到承德及内蒙古草原。所以自古以来就成为地控南北的交通要道,兵家争战的战略要点。这里早在五代时已是长城上一个重要关口,并派有重兵把守,到明朝初年曾在这里修建一座驻军的营城,到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大学士商辂看到长城沿线上的喜峰口、古北口、居庸关等关口,虽有官军守备,但关与长城不相联,有许多山坡小径便于敌人向内渗透,于是便发动守备官军与民�赴殉こ切薜焦叵拢�边关隘口也就更加谨严。到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戚继光整修长城时,这一带长城得到加高加宽,并加修了敌楼、烽墩等建筑。这样,使这个关口的设防比原先更为严密周全。关口南北还有长城三四道。

  登上长城仔细观看,有的城垣是年久失修而自然倒塌,有的城垣却是人为的破坏,令人十分痛心,有关方面应该切实管理起来!

  长城从古北口的卧虎岭沿着山峦向东南起伏蜿蜒,直到燕山第一峰——雾灵山,长达五十余里。此段长城也是明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戚继光整修长城时所筑。这段长城,依险峻山势,蜿蜒曲折,高低隐现,场面磅礴壮观。但是,这一带由于处在冀北山地边缘,山势总的看来还比较低缓,从军事上看处于易攻难守的形势,只得从防御工程上采取措施,加强长城的防御作用。因此,这一段长城的构造就比其他地段要复杂一些。敌楼之间距离比较相近,远者近百米,近者仅五十至六十米,喊话之声相闻。这一段上密集的敌楼达一百五十八座之多。这些敌楼外形建筑各不相同,楼墩有方形、扁形、圆形等;楼顶有穹隆、船蓬、四角和八角钻天等形状。用途有铺房楼、将军楼、库房楼及多孔眼的了望楼。这些多种形式的敌楼,内部结构、施工材料、内外装饰,都很精美别致,巧夺天工。位于老虎山顶的花楼台,据说曾是戚继光处理军务的地方。楼内青砖铺地,窗洞透光,汉白玉的券门,上刻花卉浮雕,整个建筑威严雄壮。在金山最高处,还有一座望京楼,相传登上此楼可眺望到北京城的灯火。

  4.居庸关与八达岭

  居庸关位于北京市昌平县西北四十里的居庸山中。关有南北两口:关南叫南口,又称南口城;关北的叫北口,即八达岭城;中间的是居庸关城。从南口的南门到北口的西门,相距四十八里。依着山势,南口最低,位于山脚,居庸关次之,位于山腰中,北口最高,设在山顶。

  出北京城向北行,不久便到达南口镇。今天的南口镇,并不是昔日的南口城。在关沟的沟口,会看到一些古老的残垣断壁,这就是古代的南口城。城有南北两门,如今只能辨认出该城的南门和城门两边的城墙。基础是用条石砌筑,墙身是用就近河滩上的大决卵石垒砌而成。这里追溯历史,《魏书》中称做下口,《北齐书》谓之夏口,《元史》中谓之南口。北齐天宝六年(公元555年)首次自恒州筑长城到此,元朝时在这里设关口。明朝初年,即派大将徐达在这里设关筑城,史称南口城。沿着盘山公路向西北方向就进入关沟。沟的两旁重岭叠嶂,林木苍郁,野草葱笼,鲜花盛开,蜿蜒曲折的小河顺着山根涓涓地流着。那清澄的河水,遇着石块,就欢腾地跳跃起来,激起银色的浪花。越往上沟谷越狭窄,道路只有五米来宽,左边是陡峭的岩壁,右边是深深的悬崖。有许多古代的诗句是描绘这里的险峻地形的:“峻崖纡白日,叠嶂逼苍穹”,“平临星斗三千丈,下瞰燕云十六州”,极尽情致。

  居庸关南门是通向塞北的重要门户。门的石额上有“居庸关”三个大字,旁有一行小字:“景泰二年岁次辛未仲秋吉旦立”。景泰二年是公元1451年,推算一下,距今已有五百三十余年了。居庸关原有关城,但城早已倾塌不复存在。

  至今只有大街一条,街中还留有一座台状石门,采用汉白玉砌成,叫做“云台”。

  云台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因为它有极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原来这座汉白玉的建筑物,是元朝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元顺帝下令修筑的,上面建有三座喇嘛石塔,当时称为街塔。元末明初塔被毁坏,后来又在原处建了一座寺庙。明朝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对庙进行了重修,改名泰安寺。

  可惜此寺在清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3年)被大火焚毁,今天看到的便是残存的基座。云台平面显矩形,台基底东西长为二十六点八四米,南北宽为十七点五七米,面积达四百余平方米,台顶东西长二十四点○四米,南北宽约十七点五七米,面积达三百余平方米。台身斜收,台高有九点五米。台面上原建庙宇的柱础都在,四周还留有汉白玉的石栏杆。

  从这里沿着石阶走下台底,是一个六角形的门洞。门洞宽有六点三二米,高达七点二七米,可通车马。在门洞口的两旁券石上,雕有交叉金钢杵组成的图案,有大象、猛龙、卷叶花和蟒神等艺术形象。门洞正中顶上刻着金翅鸟王。其上是一圈花岗石的圆拱形“伏砖”,再上还有二十个用于排泄台面上雨水的龙头吐水嘴(四周共计五十五个)。门洞内的壁雕更是精巧,四大天王神气活现。洞顶和两旁还雕刻许多小佛象及各种花草图案。用梵、藏、八思巴、维吾尔、汉、西夏等六种文字雕刻的《陀罗尼经咒》和《造塔功德记》等经咒颂文,笔势雄劲流畅,是元代雕刻艺术的优秀作品。这里环境十分幽美,周围的叠翠山一片苍绿,台东边的沟中,潺潺的流水发出悦耳的声响,难怪古人都称这里为“居庸叠翠”,并为之写了不少诗章。明朝诗人张元芳写道:“重关迢递接燕山,万叠英蓉落照开,地拥峨嵋连北险,天随铜马自东回。浮云故向青山出,细草遥承翠霭来。

  笑指单于争受款,汉家今日有雄才。”到了清朝,乾隆皇帝游于此处,也亲笔题了“居庸叠翠”四个大字,并刻碑立于关的大路边。而今碑已不知去向,只有碑座残存。乾隆皇帝还以“居庸叠翠”为题写了两首诗,其中一首是:“居庸天险列峰连,万里金汤固九边。雄峻莫夸三峡险,崎岖疑是五丁穿,岚拖千岭浮佳气,日上群峰吐紫烟。盛世至今无战伐,极戈戍卒�山田”。

  八达岭是居庸关的北口,比居庸关地势更加峻险,这里是一座东窄西宽的梯形小城关,它始建于明代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有东西两门,东门门额上有“居庸外镇”四个大字,面对山腰的居庸关,左边还有一行小字是:“嘉靖已亥仲秋吉旦立”;嘉靖已亥年是公元1539年。西门门额上有“北门锁钥”四个大字,面对城外的远山,表明它是保卫明朝京城的第一关。右边也有一行小字:“万历十年岁次壬午伍月吉日立建”;万历十年是公元1582年。由此可见,在嘉靖、万历近八十年间最少进行过两次修建。两门相距六十三点九米,整个瓮城面积约五千平方米,如今京张公路从瓮城内直穿。雄伟壮丽的长城,自西南向东北蜿蜒于两边山脊之上,龙腾虎跃气象万千。附近长城也是明朝戚继光在公元1569年到1573年大规模整修长城时修建的。这段长城平均高度为七点八米,城墙下宽上窄,墙基宽为六点五米,墙顶平均宽度为五点八米,可容十人并肩而行。它用工整的巨大条石砌筑,内外檐墙有的条石长达二米,重在千斤以上。其内再填石块、泥土。城墙顶部平缓处全用方砖铺砌,石灰填缝,十分平整。筑于陡峭的山上的城墙顶部,则用条石修成阶梯,人们拾阶而上,也很方便。城墙外檐墙上筑有可供射击和�t望的垛口,城墙内檐墙上筑有防止人马跌落城下的宇墙。每隔三、五百米就筑一个墙台、敌台或战台。从高处眺望这一段长城,翻山越岭,一望无涯,气魄雄壮非凡。解放初,这一带长城已是城倾楼塌,破烂不堪,党和政府为了保护这一古迹,把它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并在1953年和1957年重修了八达岭的东西二门和长城墙身,以及南北四座敌楼和战台。如今这雄伟的长城已经基本上恢复了它的原貌,成为长城的“杰出代表”。

  出西门不远,还有一座小城,是八达岭的前哨阵地,叫岔道城。据《居庸志略》中记载:“八达岭为居庸之禁吭,岔道又为八达岭之藩篱。明嘉靖三十年(公元1531年)筑城于此,周二里有奇。”不过一般游人很少注意这里。

  5.紫荆山上紫荆关

  出北京过周口店向西,沿着拒马河岸在崇山峻岭中穿行,就可抵达紫荆关。

  紫荆关背靠云蒙山,面临拒马河。关城依山面河,形势险要。明末修建的内长城,从八达岭、四海冶迤逦南来,经过这里又西展,经过平型关、雁门关,直到山西省的西北角老营堡。它是内长城上的重要一关,所以号称“畿南第一雄关”。它自古以来成为太行山的重要山口,是为“太行八陆”之一。从这里可以北通大同、宣化,西进太原,出关口向东就是华北大平原。所以在《畿辅通志》上记载:“控扼西山之险,为燕京上游路,通宣府、大同,山谷崎岖,易于戍守。”整个关城为方形,总长约五里余,城墙高大,条石为基础,青砖外包墙面。拒马河畔的北城门,高有十余米,砖砌的拱卷门洞上有六块汉白玉拼成的门额,上面镌刻着“河山带砺”和“紫荆关”七个大字,笔力浑厚雄健。为明朝傅元宅在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所书。这说明现在矗立的城关,在明朝万历年间曾做过一次修造。实际紫荆关关史悠远,早已修建。远在二千多年前的西汉,就曾选中这里的险要地形开始设关,名叫“五阮关”。到了北魏时,改名“子庄关”;北宋时又更名叫“金陂关”;到了金、元时,因附近山上长满紫荆树而改称紫荆关。经明朝、清朝直到今天,此名相沿未变。据说紫荆花盛开时,千枝万朵,繁花似锦,绚丽夺目,花香四溢,真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紫荆关”。

  在紫荆关南门的城门洞前,门额上刻着:“畿南第一雄关”七个大字。它的瓮城上还镌刻着:“紫塞荆城”四个大字,均是明朝万历年间所修建。登上城门墙台,极目眺望,东部翠兰的群峰环列,北部的拒马河曲流如带,河道紧紧地靠着城墙,经过北门城折向北流去。在关的西南和西北山坡上,各有一道长城把这座城关掩护环绕。这道道长城,均是在明朝时期,为了加强这一带的防御修增成的。如今历时四百余年的雄关和附近长城仍然比较完好,它们雄伟地屹立于太行山巅,俯览着今天繁荣似锦的河山和平原。

  6.重峦深处的平型关

  离山西省灵邱县不远的山中,谷壑深邃,山峦叠峰,山角下流水潺潺,风光十分秀美迷人。山谷中有一个很小的火车站。走出车站,就看见著名的长城平型关了。

  平型关的关城构筑在平型山上,在滹沱河上的横涧沟北岸,城的南墙沿着沟的崖岸而修筑,沟的崖岸高深有三十米左右,地势雄伟峻险。整个关城呈长方形,有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城墙有八、九米高,三、四米宽,内填黄土,外砌青砖,整个城内面积不大,但有正交四街相通。这里属横洞沟公社的平型关大队,现在这里已经盖起了一幢幢新房,使整个街市整齐美观。走出东门外的瓮城,有一条高崖深沟,曲曲折折,直通平型岭。平型岭上还有一座城堡,构筑在两山之间一个土坡上,这座城堡实际是一座大城门。

  城门顶上有一座三开间的单层城楼,如今已破烂失修,只有大门洞依然完好地屹立在城墙之间。青砖包砌,内填黄土的城墙与两边的长城相连。逶迤在山脊上的长城,向西北伸往恒山,向东南伸至太行山。平型关是山西省内长城东端的一个重要关口,界于紫荆关与雁门关之间的交通要道上,自古以来也是一个重兵把守的关塞。在北齐和后周时已开始建关,宋代这里是抗辽的“瓶形寨”,至今还流传着许多杨六郎、穆桂英大败辽兵的故事。到明代大规模修筑从紫荆关到雁门关这条次边长城时,在这里修筑了关城、长城和烽火台。走出平型岭的城门,便是一条狭窄的通道,通道两旁,山坡陡峭,高崖壁立,一条大道弯弯曲曲向灵邱方向通去。

  抗日战争时期,英勇的八路军消灭日寇坂垣师团的平型关大战,就发生在这十里长的山沟里。当年八路军依凭沟的东南山坡,居高临下,向来犯的敌人发起了猛烈的冲击,经过半天的浴血奋战,终于消灭了日军的主力部队坂垣师团。在这条公路上,在路旁的山沟里,横卧直倒着日寇的尸体,汽车、马车被撞得七歪八斜,我军和人民群众欢欣鼓舞地踏着敌人的太阳旗,收拾枪支、马匹、弹药、饼干等胜利品。这一仗共歼灭日寇三千多名,击毁敌人汽车一百多辆,大车二百多辆,缴获各类枪支一千多支,以及其它无数的军用品和食品。这次胜利,是八路军出师华北的第一战功,是抗日战争中的一次重大胜利,它大灭了日寇侵略者的气焰,大长了中国人民抗战的信心,表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英勇顽强的战斗力。

  7.九塞要隘雁门关

  在我国历史上,曾多次有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突厥、契丹、蒙古等的骠骑南侵,他们通过雁门关,南下经太原威胁长安、洛阳,向东直指北京。隋朝时,突厥贵族经常带领骑兵在这一带进行骚扰,隋炀帝征讨突厥时曾被围困在雁门关。

  北宋的徽宗、钦宗被金兵俘虏北去,也经过这里。因此,历史上从战国时的赵国起,直至以后的汉、隋、唐、宋、明各朝政府,都对雁门关的军事地位非常重视,筑城设防,派遣雄兵强将镇守雁门。重镇雁门关成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雁门关修建在雁门山上。雁门之名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山海经》中就有记载:“雁门飞雁出于其门”。这里山势陡峭,飞雁也要穿过这里才能远飞南北。又据《天下郡国利病书》记载:“雁门古勾注西陉之地。重峦叠�t,霞举云飞,两山对峙,其形如门,而蜚雁出入其间,故名。”据《代州志》记载:“周设险于此,汉魏晋时,并以勾注为塞。唐置关于绝顶,元时关废,明初移今所。”据记载,明初洪武十二年(公元1380年)十月置守御千户所,开始修筑雁门关。

  明王朝又曾多次在这里修筑城墙、敌楼、烽火台,并和附近的长城联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使雄关成为内长城上的一个坚强据点。

  险要的地理形势,是雁门关的建关依据。恒山东西走向,横列于太行山与吕梁山之间,山北是大同盆地,山南是太原盆地,雁门山是恒山中的一山。由于桑干河、滹沱河上源河流的侵蚀作用,有两条谷道贯穿雁门山。出雁门山北口可直达大同,西到宁武、扁关。出南口,南达太原。东通平型关、紫荆关,直达北京、华北平原。统观这样的地理形势,确是“外壮大同之藩卫,内固太原之锁钥,根抵三关,咽喉全晋,势控中原。”

  雄关依山傍险,高踞雁门山上。雄伟的关城因地形而修成近似三角形状,城墙以北偏东方向有瓮城。关有东西两门,用巨砖叠砌,气势轩昂。门额上分别雕嵌有“天险”、“地利”的石刻巨匾。两门上曾建有城楼,巍然凌空,内塑杨家将群像,以追念宋代戍守雄关的将帅。可惜这一古迹在抗战时期被日寇焚毁,至今尚未修复。这里的城墙高有十三米,宽达十八米,条石砌筑基础,青砖包砌内外檐墙墙面,非常坚固壮观。从城门上眺望东西两翼,只见山峦起伏,绵绵不断。山脊上长城蜿蜒曲折,飞向云间。

  在城关的东门外,过去曾建有李牧祠。季牧是战国时赵国的名将,他长期为赵国守卫北方的边疆,多次“灭�b褴破东胡,降林胡”,为赵国北疆的安全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但后起,受了敌人的离间计,又被赵王所杀。后人为了纪念他的奇功,在这里为他建祠立碑,可惜此祠在抗日战争时也被日寇烧毁,如今这里只剩下几株古柏,仍旧苍翠挺立。

  除此以外,还有新广武城为雁门关壮色。新广武城,明代则广武营。此城自明洪武七年(公元1375年)开始修建,经过近二百年的时间,到万历三年(1575年)才修筑完毕。

  城墙的基础有十一米宽,是用巨石铺砌,城墙的高度达十二米,用巨型青砖包砌,城墙的周长有三华里,并有南北两座城门。南门外的南关,有一瓮城环绕。出北门,经过石板吊桥,可达北关。北关是一个单独的小关城,它也有南北两门,这里又是捍卫关城的前哨阵地。整个关城的北边与东西两面的山上,均有长城环绕,附近并有十余座敌楼矗立山巅。登上长城北望桑干河谷地,金黄一片,象带子一样的河流、道路交织如网。山巅上的长城蜿蜒盘曲,向城关东西边的崇山峻岭奔去。

  8.古城大同

  大同,位于山西省北部,界于内外长城之间,同蒲铁路与京包铁路在此相交,为华北的交通枢纽之一。大同是山西省第二大工业城市,我国重要的煤炭工业基地,也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根据大同县志记载:“大同为古云中地,自武灵开辟捍御边雄,洎元魏建都创设宫阙,辽、金复置陪都。民物日繁,规制愈广,屹然为全晋一重镇。”即远在公元前三世纪的战国时代赵武灵王时已开始建城,公元五世纪时,北魏在此建都。以后的辽、金都把此处作为陪都进行了建设。到明时,这里成为长城九边之一的大同镇治,历代都派有重兵驻守。大同之所以成为长城沿线一座军事、政治重镇,是由于它的地理形势及位置决定的。大同盆地是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交接地带的断层陷落部分,形成东西长约一百五十公里,南北宽约十五公里的长条形地带,其北有山形缓和的洪涛山,南有高耸的恒山,桑干河横贯其间。大同居于大同盆地的中心,主要市区就座落在桑干河的支流御河的西岸。真所谓:“山环采掠,水抱桑干,长城界其北,雁塞峙其南,西眺朔漠,东瞻白登,屏全晋而拱。”可见其地理位置的重要。

  历史上对大同的形成做出最大成绩的朝代当推北魏。拓跋��是拓跋部的杰出人物,公元386年他建立魏国,史称北魏。公元398年他称帝,为魏道武帝,定都平城,即今大同。从魏武帝在此建都起,到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迁都洛阳止,在前后九十六年中,不仅几次大量移民于此,而且在它攻破北方强敌柔然,稳定了北方边疆后,又大举修筑长城,以保卫平城。这样就把平城建成了一个人烟稠密和繁华的魏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北魏王朝信奉佛教,佛教寺院遍布魏国各地。当时仅大同就有大小寺院一百余所,僧尼二千多人。闻名中外的魏代云岗石窟就在大同以西十六公里的武周山崖。石窟是在武周山南壁的侏罗系砂岩上,凿石开山因岩构筑的。远远望去,岩壁上的佛像巍峨壮观,整个石窟规模宏大,东西绵延有一公里以上。由于这里岩石坚硬,再加上这里的气候低温少雨,致使崖壁上的雕像及巨大石窟不致被侵蚀风化。从魏文帝拓跋浚和平初年(公元452年)起,到魏孝文帝拓跋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迁都洛阳止,前后四十余年在这里进行开凿。现存主要洞窟五十三个,大的石窟有二十一个,石雕造像约有五万多个。洞内的佛像有的昂然直立,威武庄严;有的低眉静坐,形态庄重;有的含笑欲语,活泼生动;有的龇牙咧嘴,面目狰狞。真是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使人观之眼花缭乱,不禁陶醉于各种神话的遐想之中。另外岩壁上雕琢的浮屠、幡幢、宝盖等,也都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和高超的艺术创造才能。

  但在解放前,这些稀世之宝却受到帝国主义、反动派的掠夺和盗窃,据说被盗卖的云岗石佛多达一千多尊,还使不少佛象断了头,断了臂。解放以后成立了云岗文物管理所,连年进行了修缮,恢复了过去的艺术形象。虽又经十年动乱的破坏,但现在已整修一新。如今它已成了国际友人和国内劳动人民旅游参观的胜地。

  巍立在西门内的华严寺,是我国传统的木结构斗拱建筑,又是我国现存的辽代最大的佛殿建筑之一。寺内古树参天,浓荫蔽日。寺的大殿宽有九间,深有五间,墙顶上巨大的木斗拱,托着庑殿式木屋顶,高大的屋脊两端设有高翅的螭吻,整座殿阁庄严古朴,气势雄伟。殿内有如来等佛神塑,形神俱妙,造形优美。在三面墙壁上还绘有五彩缤纷的壁画,那些画像,清丽大方,体态匀美。这些一千余年前的精湛建筑物和优美的艺术雕塑,真是令人叹服!

  据说在大同市内有三座龙壁:一座是三龙壁,另一座是五龙壁,最大的一座是九龙壁。九龙壁在市区东大街上。这座单面的九龙壁,高约八米,宽有三十余米,为明代建造。它是用五彩的琉璃镶砌,金壁辉煌,光彩照人。有黄色、白色、紫色的九条巨龙,屈曲盘绕,飞腾在云水之中。

  整个造形粗犷雄伟,栩栩如生。如今,我们这些龙的子孙不正是在飞腾起舞,奋力建设中华吗!

  9.临渊据险娘子关

  在太行山的千山万壑中,有一个叫做河滩村的小村,从这里向东北爬一道陡坡,便来到古老的娘子关的城堡下。

  沿着山路登上关的城墙,整个城堡及其周围的环境就呈现在眼前。远处峰峦重迭,缕缕白云徜徉在峰峦之间。近处悬崖千仞,巍然屹立,灌木丛生,在陡崖之间有一条幽狭的峪谷通到关前,而汹涌奔腾的绵河也穿行于两岸皆是高山峻岭的河谷之中。娘子关是太行山脉南段一个重要关隘,素称天险,有“万里长城第九关”之称。它处于太原盆地与华北大平原之间的山地里,雄居山西、河北两省的交界处,地势险要,正所谓:“据亿丈之高,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因地形关系,城关只有东门和南门。南门城楼高耸,气宇轩昂,门上刻有:“京畿藩屏”四字,指明了关的重要所在。东门上刻有“直隶娘子关”五个字。城墙墙基厚实坚固,多建筑在巨大的岩石之上。北齐时,从太行山北端沿山脉曾筑长城经此而南达固关。明时也曾筑边墙到此。此处属九边之一的太原镇管辖。古代从山西顺着裂谷横越太行山脉通向华北大平原的驿道,多经过这里。所以,历史上娘子关在军事上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娘子关古代叫作韦泽关。这样一座巍巍雄关,为什么又改叫“娘子关”呢?这里有一段历史故事。相传唐高祖李渊的第三个女儿平阳公主,英勇善战,所向无敌,唐高祖就派她率领重兵驻守在这里。人们称她率领的女军为“娘子军”,后来也就将这座她镇守过的关塞称作“娘子关”了。又据《旧唐书》记载,平阳公主自幼学练武艺,长大后对敌作战,屡战屡胜,立了战功。她死后,唐高祖李渊曾派去一支有四十余人的鼓乐队演奏哀乐,但遭到朝内大臣的反对。因为按照唐朝当时的礼制,妇人殡丧不能演奏鼓乐。但李渊说:“公主过去统帅千军万马,有克定之勋,非常妇人之所匹也,何得无鼓吹!”对这样一位巾帼英雄,把韦泽关改名为“娘子关”确是名副其实!

  娘子关附近,还有不少和平阳公主有关的遗迹,如“宿将楼”、“点将台”、“避暑亭”、“洗脸盆”等。宿将楼的门侧边墙上镶嵌着一块青石小碑,碑名记载:“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分奉拨口定州营中军军千总管工员,统领军匠五百名,修筑娘子关三等砖城,二十八丈七尺。除正工外,又捐工,二十一丈三尺。于本年五月二十五日修完讫。”由此可见,这座关隘现在的城堡,是明朝末年重新修筑的。登上城楼,凭栏远望,巍巍苍山,高接云天,悠悠白云,飘浮于峡谷之间。山腰的古长城城垣,随山势蜿蜒于起伏的山巅。

  俯视近处,河水涛涛,林木葱郁。在青石柱上,有两副楹联,一幅写的是:“雄关有二谁为最,要路三千并此名”;另一副写的是:“楼头古戍楼边寨,城外青山城下河”。不仅字体笔力雄浑,而且联句贴切入微,情意盎然。既写出了娘子关形势险要,又写出娘子关的悠久历史,还写了娘子关一带的锦绣山河。

  关隘附近,由于岩层断裂发育和地形变化,地下水源极为丰富,大量的地下水沿裂缝涌出,形成许多泉流和瀑布。

  有个“洗脸盆”,是一个从崖石上雕刻出来的盆形小水潭,泉水从“盆”底涌出,常年水声汩汩,盆内水质清澈见底。

  相传这是当年平阳公主梳洗头发,冲洗征尘的地方。附近还有许多瀑布。水帘洞是最大的一个,有一个方圆约二十余米的泉眼,翻滚的泉水从洞里冒出,并从旁边高约数十丈的陡峭崖壁上悬空倾泻,发出清脆悦耳的轰鸣。当它溅落在岩石上时,溅起无数的水花和水珠。雾气弥漫,被阳光斜照,五颜六色,彩虹横空,斑斓瑰丽,蔚为壮观。

  10.陕北重镇榆林城

  陕北重镇榆林城,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和内蒙古南部的毛乌素沙漠的交错处。过去,由于反动统治者只对劳动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压迫,没有采取任何防治风砂、保持水土的措施,致使许多农田和村落被沙漠淹没,人烟更加稀少,土地更加荒凉。今日公路两旁情况大不一样,出现在车窗外的是一幅改造河山的壮丽景象。一道道宽阔的墨绿林带,有榆树,有白杨,象纵横交错的绿色长城起伏连绵伸向沙漠深处,一条条水渠穿过高原、沙漠和山腰。山岭上出现了层层梯田,沙漠里出现了片片绿洲。而古长城的黄土城墙,有时蜿蜒于“绿色长城”之旁,有时起伏于峭陡的绿色山岭之上。还有一些烽火台和古堡也都掩映在绿树之中。

  榆林城及附近一带地方,从古以来就是征战的沙场。从鄂尔多斯草原起的游牧民族的�G悍铁骑,只要占领这里就可以南侵绥德、延安,直捣富饶的关中平原及京城咸阳、长安。因此,秦朝的蒙恬,汉朝的卫青、霍去病,都曾在这里建立过战功;唐朝的郭子仪在这里大败过契丹;宋朝的范仲淹也在这一带当过镇守。到明朝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延绥巡抚都御史余子俊,为了尽一步加强这一带边防,又在这里修筑东起清水营,西抵花马池的边墙(即长城)。随着边墙的修筑,原来在明朝初年还是一个小村庄的榆林庄,也逐渐扩展起来。成化二年(公元1436年),修筑榆林庄附近驼山上的榆林堡。成化七年,把原来绥德的延绥镇治迁移到榆林堡。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把榆林堡扩建成为榆林城。榆林城成为长城九边重镇之一以后,它的军事地位大大提高,它的城址范围也就逐渐大起来。根据《榆林府志》的记载,成化二十一年(公元1486年),第一次扩展北城,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第二次扩展南城,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修建南关外城。从此,榆林城郭便没有多大变迁。

  远远望去,土黄色的高大城墙上,垛口林立,形势巍峨,确实是一座雄关。

  出北门大约走半小时,便来到一条岩石为红色,峭壁对峙,一径相贯,旁有激流的峡谷,叫红石峡。山峡长约二华里,相传是余子俊为引榆林河水南下,劈崖凿石而成。进入峡谷,两壁巨石矗立,头顶只有一线青天。汹涌的河水,声若雷鸣。岸边的崖壁上刻着琳琅满目的诗句和大大小小的题字,这也许就是几百年前修筑边关和驻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杰作,留存到今,给这长长的峡谷增添了不少诗的意境。出峡谷继续北行约二华里,就到了镇北台。这是长城上的一座巨型烽火台,座落在河的东岸一座小山头上。台基呈方形,上小下大,共有四层,台高达三十二米。巍然耸立在苍穹之下。外用条石包彻,整个台形古朴庄重。台的北边门额上刻有“向明”两个大字,为万历年间巡抚涂宗�F所书。登上台顶、顶面四周砌有一道宇墙,从这里环顾四周,北边是巨龙似的沙丘,夹杂着绿色林带,东面和西面是一道明朝修筑的边墙——古老的长城,烽墩相连,蜿蜒在白色大漠之中。

  11.气壮山河嘉峪关

  气壮山河的嘉峪关,南面是白雪皑皑的祁连山脉,文殊山下的卵来泉是南长城的起点,不高的土垣长城迤逦来到关前;北面是连绵起伏的黑山,它的合黎、马鬃诸峰巍峨峙立。长城向东北方向伸去,经过野麻湾,又折向东蜿蜒于戈壁荒漠边缘。西面是开阔的大草滩。这里曾是古战场,如今林立的井架隐约可见——不远处是玉门油田。东面关内地势平坦,这里水源充足,良田成片。关下著名的峪泉活水“九眼泉”,水平如镜,清澈见底,终年不断。它灌溉着附近几百亩田园和葱茂翠绿的原野,给这土黄色的城关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据说明朝在这里选关筑城时,除了看中附近的地形险要外,还因为有这一道清泉,这道清泉解决了驻城守兵及战马的大量饮用水的困难。整个嘉峪关城,就建筑在南北部有绵延起伏的山脉作为屏障的峪谷地带的嘉峪塬上。

  沿马道走上柔远门城楼的方形平台,整个城区尽收眼底。这是一座设防思想相当周密的关城。从它的总体布局看,中间是内城,内城有两道城门,城门外有瓮城,在城的南、北、西面,还筑有罗城(或叫外城),罗城外还有城壕。

  在西罗城南、北、西三面,还有长城与关相连。内城是关城的主要防御工程。城内原是镇守城关的守备把守,有一千余名官兵驻守,这里原有很多建筑物,如今只剩下游击将军府一处地方。关城平面呈梯形,东边城墙长一百五十六米,西边城墙长一百六十四米,南北城墙各长一百六十米,整个周长六百四十米。城墙用黄土夯筑,有的地段是用土坯垒砌而成,而城门洞、城楼、垛口等主要建筑物则用青砖砌筑,墙高约十米,墙顶外侧有近二米高的垛墙,垛墙上有�t望孔,用于观察敌情,下面还有箭孔,以便射击攻城的敌人。有的垛墙上还设有灯槽,供夜间照明时使用,内侧有宇墙,有的用砖实砌,有的砌成花格墙,整个顶面用巨形条砖铺砌而成。内城有东西两个城门,东门叫“光化门”、西门叫“柔远门”。高大的拱券门洞,均是用青砖伐(石旋)砌成。每个门洞内,均安装有两扇黑漆大门,两门内的北侧各有马道门楼一座,建筑玲珑庄严。沿着门内砖铺的斜坡马道,便可直达城顶。在两门的方形平台上,各建有城楼一座,以观察和指挥作战。楼高约十七米,为三层。底层和二层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周围是红漆明柱回廊。底层是砖木结构,高大宽敞,有木楼梯可登上第二层、第三层。二层、三层均是木结构,四周朱红圆柱,嵌着木格壁窗,室内明亮宁静。屋顶是歇山式大屋顶,屋顶上装着兽形瓦,有蟠龙,狮、马等琉璃兽形,整个屋顶都用绿色琉璃瓦盖成,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闪,色彩夺目。在城墙四角处,都建有方形角楼各一座,单间二层式,楼顶周围建有砖砌垛口。这些城楼是关城的固定哨位,居高临下可以观察关外敌情。在南北城墙的中部还建有敌楼各一座,东西与城墙相通,是守城士兵休息、避风雨和贮存武器的场所。

  在柔远门及光化门外,都有瓮城。瓮城基本上是方形,瓮城墙顶与内城墙顶同高。它也有垛墙、宇墙、城门等。为了防御的需要,瓮城城门均向南开,它的轴线与东西城门轴线成正交形。东瓮城门顶刻有“朝宗”二字,西瓮城门顶刻有“会报”二字。拱券式门洞,底铺长条石,上用青砖伐(石旋)砌成。门洞内都安装有两扇包铁黑漆大门,门顶上各有一座单层三间式门楼。

  在西瓮城外约六米处,还筑有一道南北长约二千米的城墙,具有加大防御纵深,保护内城的作用,这道城墙叫作罗城。罗城中间开有城门,门洞顶上有“嘉峪关”三个大字。

  门顶上原有城楼一座,上悬“天下第一雄关”匾额已经遗失。罗城南北两端,各建有箭楼一座,箭楼周围有垛口,是罗城上的两个据点。

  在内城南北两边,还有一道用黄土夯筑的城墙,南北两墙的两端与罗城相连,是为外城。外城墙高约四米,总长约一千米。这座土城外,还有一道护城河,如今成为长满荒草的壕沟。

  在出关约一千米的大道旁,有砖砌石碑一座,高约三米,上刻“天下雄关”四个斗字,字体工整,笔力雄健。上款题:清嘉庆十四年;不款题:肃州(今酒泉)镇总兵李廷臣书。

  据说,嘉峪关不仅是历史上重要军事关隘,而且曾是古代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汉武帝时,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发展同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就通过这一带。凭据它的地形险峻天成,五代时就在这里建筑天门关,驻兵防守。明朝建立以后,河西一带常常受到游牧民族的武装侵扰,边境不得安宁。于是明太祖朱元璋便派征虏大将军冯胜在取得河西一带后,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开始在此建筑城关,并展筑长城到此。弘治年间(公元1488年——1505年)又修筑罗城,并修建嘉峪关城楼,“构大楼以壮观,望之四达。”

  到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尚书翟銮巡视边防,而这时常有祁连唐古特旗侵扰,抢掠附近农民,为了加强防备,又动工补修附近长城。另外,为了加强对关城的掩护,防止敌人利用附近村镇作为进攻的集结、补给地点,向西展筑长城二十里至右关峡。向南展筑长城到讨来河畔的文殊山下卵来泉。

  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巡抚杨博巡视边防,又补筑明初参将彭清所筑的酒泉以北野麻湾至下古城各段长城,到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才完工,总长约七十五华里。并在关外及长城沿线增设烽火烟墩数十处。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又修筑了下古城暗门一段长约二千六百四十六丈的东长城。

  万历元年时还曾对新城子向西到野麻湾再折向南到嘉峪关这一段长约一万零九百八十四丈的长城进行了补修。这样就使整个城关不仅坚固雄伟,气势磅礴,而且组成了牢固的城防体系。这里明朝时属长城九边重镇中最西一镇的甘肃镇肃州卫管辖,设有守备把守,驻兵一千余名,关上配备了大量火器以备守城之用。到了清初,也曾多次对关城进行修补。但康熙以后,由于中央政权的巩固,疆域已扩大到新疆以远的地方,关城和附近的长城也就失去了它的国防价值,逐渐由“河西重镇”而变成了检查过往客商、盘剥勒索的关卡了。

  有趣的是,在西瓮城“会报”门楼后边一处狭窄的檐台上,有一块砖,叫“最后一块砖”。关于这块砖,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当初修建此关时,有几位工匠不仅提出了布局精巧的城关建筑结构的设计方案,还提出了一个精确的用材方案。由于工匠们的聪明才智,到工程结束时,只剩下一块砖。他们的名字虽然没有被留下来,但那块砖却被后人放在这狭窄的檐台上,以示对劳苦功高的能工巧匠的纪念。先辈们对工程质量要求也很严格。据传说,修建城墙用的黄土,要先经过仔细的筛选,清除杂质后,再放在青石板上,让烈日烘烤,以免混在土中的草籽再发芽,破坏城墙。在用黄土夯筑城墙时,一般都在土中掺加丝麻和石灰浆,甚至要掺进糯米汁进行拌合,增强土的粘结能力,干后就能坚硬若石。工程结束时,还要进行严格的验收工作,方法是在一定距离上用箭射墙,如果箭射不进墙身,就证明城墙修得坚固,合乎要求。所以,嘉峪关的城墙虽然是黄土夯筑的,却能承受砖砌城楼的沉重荷载,经过近五百年而不坍塌。

  ●四、长城的建筑构造和建筑材料

  长城,在中国历史的长久岁月中,许许多多封建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曾经对它进行过多次修筑;我国古代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它贡献了智慧,流尽了血汗,使它成为世界一大奇迹。不论是巨龙似的城垣,还是扼居咽喉的关隘,都体现了当时设防的战争思想,而且也标志着当时建筑技术的高度成就。例如,明朝时期,随着封建经济的高度发展,建筑业也出现了规模巨大的生产流程和比较科学的烧制砖瓦作坊。因此砖的制品产量大增,砖瓦已不是珍贵的建筑材料,所以明长城不少地方的城墙内外檐墙均以巨砖砌筑。在当时全靠手工施工,靠人工搬运建筑材料的情况下,采用重量不大,尺寸大小一样的砖砌筑城墙,不仅施工方便,而且提高了施工效率,提高了砌筑水平。其次,许多关隘的大门,多用青砖砌筑成大跨度的拱门,这些青砖有的已严重风化,但整个城门仍威严地峙立着,表现出当时砌筑拱门的高超技能。

  再从那关隘的城楼上的建筑装饰看,许多石雕砖刻的制作技术都极其复杂精细,反映了当时工匠们匠心独运的艺术才华。

  长城作为伟大的防御工程,基本由关隘、城墙、烽火台三部分组成。

  1.关隘的构造

  关隘是长城沿线的重要驻兵据点,位置多选择在出入长城的咽喉要道上。整个关隘构造,一般山关口的方形或多边形城墙、城门、城门楼、瓮城组成。有的还有罗城和护城河。

  (1)城墙:这里的长城城墙,一般特别坚固,内外檐墙多用巨砖、条石等包砌,内填黄土、碎石,高度一般在十米上下,这不仅使攻城的敌人难于攀登,而且可以给人望而生畏的感觉。城墙顶上一般都有四马并骑的宽度,即有四、五米宽,以便作战时部队机动和运送粮秣、兵器等。这里还有上下城墙的马道和梯道。在城墙的外檐上筑有供�t望和射击的垛口,在内檐墙上筑有女儿墙(宇墙),起保护人马不至于从墙顶跌落下来的作用。

  (2)城门:城门是平时进出关口的通道,战时是反击敌人的出口。早期多用木过梁,元朝以后一般均改用砖或石块砌成拱券形的门洞。为了增加稳固性,城门附近的一段台基多采用条石砌筑。不少城门上额均镌刻着门的名称。门洞内装巨大双扇木门,木门外包铁皮,用巨钉嵌镶,门内侧装有门闩及锁环,有的还装有机关。

  (3)城门楼:城门上方一般均筑有城门楼。它是战斗的观察所和指挥所,也是战斗据点。城门楼多为一层、二层或三层的木结构及砖木结构的建筑物,其屋顶多为庑殿式或悬山式、歇山式结构。这些结构普遍使用斗拱。并且对整个建筑物内外用油漆彩绘进行建筑装饰。这样就使整个城门楼不仅具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而且也增添了它的尊严威武的气魄,以适应战斗的功能和审美的要求。山海关的“天下第一关”城门楼就是一座歇山式屋顶的二层建筑物。

  在嘉峪关的“光化门”和“柔远门”顶方形平台上的两座三层城楼,被阳光涂上了一层橙红色,歇山式屋顶上绿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屋脊上装饰的兽形瓦、蟠龙、狮子等显得更加光亮活跃。“柔远门”的城楼下,红油漆的明柱回廊,雕梁画栋,五彩滨纷,集中地表现了我国古代高超的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给祖国的建筑宝库增添了光彩。

  (4)瓮城:瓮城是在预想的敌人主攻方向的城门外,再构筑一个“Ⅱ”形的城墙,形成二道城墙,故叫做“瓮城”。其作用是增大防御纵深,加强城门的防御能力。瓮城也有城门,但其主轴方向与主城门的主轴方向多形成直交,这是为了加强防御,使敌人在攻破瓮城城门时,不致直冲主城门,同时也便于在城墙上向下射杀敌人。例如山海关城的东门原名“镇东”,因为它面向关外,有人以“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的诗句来形容它的险要,所以它建有坚固的瓮城,瓮城的城门是向南开的,与东门的城门主轴线成直交。嘉峪关的“柔远门”与,“会极门”的轴线很明显也是直交的。

  (5)罗城:在嘉峪关瓮城的西边,相距五、六米处,还有一道城墙,这就是罗城。罗城是在预想的敌人主攻方向瓮城外,再构筑的一道“Ⅱ”形城墙,不过这一道城墙比较长,它不仅起掩护瓮城的作用,而且能掩护内城城墙较长的地段。嘉峪关这一段罗城,长有近两百余米,它是城关的第一道防线,起着增大防御纵深的作用,有利于取得战斗的准备时间。在罗城的城墙上,一般也建有城楼,用以观察敌情,指挥作战。在城墙两端,一般都建有箭楼,以加强�t望和巡逻。嘉峪关的这道罗城与内城,形成了一道重城,它是面向敌人主攻方向的最前防线。

  (6)护城河:一般在城关的四周均有护城河,它是在筑城挖掘土方时形成的,后来再引入河水,形成了关城的又一道防线。在山海关城外有一道约深二丈、宽五丈的护城河,迫使敌人必须涉水过河才能到达城下,增加了攻城敌人的困难,给守卫在城墙上的战士,创造了射杀敌人的有利机会。

  2.城墙的构造

  墙身是城墙的主要部分,平均高度为七点八米,有些地段高达十四米。凡是山岗陡峭的地方构筑得比较低,平坦的地方构筑得比较高;紧要的地方比较高,一般的地方比较低。

  墙身是防御敌人的主要部分,其总厚度较宽,基础宽度均有六点五米,墙上地坪宽度平均也有五点八米,保证两辆辎重马车并行。墙身由外檐墙和内檐墙构成,内填泥土碎石。外檐墙是指外皮墙向城外的一面。构筑时,有明显的收分,收分一般为墙高百分之二十五。墙身的收分,能增加墙体下部的宽度,增强墙身的稳定性,加强它的防御性能,而且使外墙雄伟壮观。内檐墙是指外皮墙城内一面,构筑时一般没有明显的收分,构筑成垂直的墙体,关于外檐墙的厚度,一般是以“垛口”处的墙体厚度为准,这里的厚度一般为一砖半宽,根据收分的比例,越往下越厚。砖的砌筑方法以扁砌为主。

  墙的结构内容是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而定的,总观万里长城的构筑方法,有版筑夯土墙,有土坯垒砌墙,有砖砌墙,有砖石混合砌墙等五种。

  (1)版筑夯土墙:版筑夯土墙是我国最早采用的构筑城墙的方法。它是以木板作模,内填粘土或灰石,层层用杵夯实修筑成的。在长城沿线,可以看到不少地方是夯土墙。它们有的是用粘土和砂,再夹以红柳或芦苇的枝条夯筑成的,也有的地方是用土、砂、石灰加以碎石夯筑的。版筑夯土墙,它的高度一般是底厚的一倍左右,顶部宽度为墙高的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所以墙有明显的收分。这种墙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它能阻止敌人步、骑兵的行动,抵抗冷兵器(刀、枪、箭等)的袭击,并可就地取材,施工也很简便。所以隋朝以前的长城,多是采用版筑夯土墙。但这种墙容易被敌人破坏,而且不耐风雨剥蚀,天长日久会自行坍倒。

  (2)土坯垒砌墙:它是用粘土先做成土坯,晒干后再用粘土作胶结材,象砌砖一样垒砌而成,墙面外再抹一层黄泥作保护层。象嘉峪关的城墙,不少地方均是土坯垒砌而成。这种墙的承载能力以及所起的作用,基本与版筑夯土墙类似。它也是就地取材,但比夯筑施工更加方便,而且不要多少收分即能建造较高的城墙,嘉峪关的城墙即达九米之高。

  土坯垒砌的墙适于雨水稀少、天气干燥的地区。这种墙也较容易被敌人破坏,不耐风雨长久侵蚀。

  (3)青砖砌墙:到了唐代以后,制砖技术有了发展,对城门及附近的城墙,开始采取用砖包砌,内填黄土的方法来修筑了。这样构筑的城墙比版筑土墙坚固多了。唐、宋时,砖还比较贵重,不能广泛使用。到了明朝,不仅制砖业规模宏大,砖的产量大增,砖价低廉,而且砖的质量和制砖技术都有了很大提高,砖已普遍使用于居民砌墙,又由于用砖砌墙,不仅能承受较大的垂直载荷,而且它的强度大大高于版筑土墙及坯垒土墙。因此,此时也多用青砖来砌筑城墙了,砖砌城墙,不但能有效阻止敌人步、骑兵的行动,抵抗冷兵器的袭击,而且也能抵抗当时火器的袭击。所以明朝时,不仅许多地、府、州、县的城墙多采用巨砖砌筑,而且规模宏大的长城城墙的不少地段也采用巨砖砌筑。

  砌砖要用胶结材,宋代以前是用黄泥浆,宋代以后,石灰砂浆才逐渐普遍使用。到了明代,在砌筑城墙时,广泛采用石灰砂浆和糯米汁一起搅拌后作胶结材,这样大大增加了胶结力。明长城不少地段的砌筑,均用糯米汁掺拌砂浆,直到几百年后的今天,砖缝的砂浆粘结力仍很坚固。

  (4)石砌墙:它是用山石砌筑的城墙。山石有的加工成条石,也有的是毛石,这样砌筑的城墙,能承受更大的垂直荷重,抵抗当时各种兵器的袭击,而且能经受大自然的侵蚀。由于长城不少地段是构筑在山脊上,所以应用石砌更加方便。八达岭附近的长城城墙就是用巨型条石砌筑的。每一层条石的上下错缝,多用石灰掺糯米汁作胶结材。

  (5)砖石混合砌筑:由于山石承重力好,又能抗自然侵蚀,所以长城不少关隘的城门、城墙以及长城许多地段,均以条石作基础:砌筑到离地面一米多高,上面再砌巨型青砖。由于砖的体积小,重量轻,使用灵活,便于施工,所以就用来砌筑在城墙的上层。砖石混合砌筑城墙,结构更加坚固,对当时的各类兵器具有更强的抵抗能力。

  用砖砌、石砌、砖石混合砌的方法砌筑城墙,在地势坡度较小时,砌筑的砖块或条石与地势平行,而当地势坡度较大时,则用水平跌落的方法来砌筑。

  3.城墙上的设施及构造

  长城的城墙除主体墙身外,上面还有许多构筑设施。

  (1)券门:由于平时不少士兵是驻守在城下的,一旦有战外情况发生,即要登城参加战斗,所以在长城内侧每隔不远就建有一个圆拱形小门,称作“券门”,有石阶通到城墙顶上。

  (2)垛口:在墙顶外侧的迎敌方向,修筑有两米高的齿形垛口,是战斗人员�t望敌情、射击敌人时掩护自己用的。具体构造是:从城上地坪开始砌至人体胸腹部高度时,再开始砌筑垛口。垛口一般砌成矩形。垛口上部砌有一个小方洞即�t望洞。�t望洞的左右侧面砖呈内外八字形,这是为了便于�t望敌人,又不易被敌箭射中。下部砌有一个小方洞,是张弓发箭的射孔,射孔底面向下倾,便于向城下射击敌人。

  古时射孔射程有三限:从射孔上限射出的箭,可中敌人心胸以上及头部,称“中头彩”;中限可射中敌人腰腹部,称作“截腰”:下限可射中敌人的腿部,称作“钉足”。如果敌人靠近城墙,射孔就无法发挥作用,只有靠投掷石块、火球之类的武器来阻止敌人架梯攻城。垛口的宽度约一点五米至一点六米,一般能并排遮掩两个人的身体,高度约二米。垛口之间距离不大于垛口宽度的三分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城门中轴线两侧的垛口都是构筑成对称的。

  (3)宇墙:在城墙顶的内侧,修有一道与垛口并行的矮墙,高约一米,叫宇墙,又叫女儿墙,它起着栏杆的作用。构筑时,一般是从一层与墙体同宽的压面条石开始的,压面条石之上开始砌筑女儿墙。女儿墙的宽度一般比压面条石略窄,用实体墙砌筑法,砌六层或八层条砖,顶面砌筑一层脊砖,脊砖是专门烧制的,也有的是在施工时用泥刀砍制而成的。

  (4)城墙顶面:顶面一般宽约五米,可容五马并骑,十人并行。为了防滑,路面多用三至四层方砖铺砌而成,铺砖方法采用十字缝的形式,用石灰勾缝砌筑,嵌缝严实,砖面平整。这样做客观上还防止了破坏地面的野草滋生。有的地段,由于地形陡峻峭拔,长城城墙只能依山势修筑成倾斜的,这时城墙的顶面也就用条石或青砖砌筑成阶梯形的地面,叫做梯道,否则人员难以行走。有的梯道顺着山脊从山脚一直砌到山顶,远远望去,层层阶梯直上云天,十分壮观。

  (5)马道:在城楼旁边,靠着内檐墙一般都有一条倾斜的,从地面通向城墙顶面的通道,它是人、马上下城墙的通路,叫做马道。马道宽约五至六米,道的内侧一面砌筑有一米上下高的宇墙,起栏杆作用。由于马道一般都是三十度上下的倾斜面,为了防滑,道面全将青砖侧面朝上,砌筑成十字形的嵌缝。有的城墙较高,马道还修成二次阶形,在地面马道的入口处,还建有门楼。象嘉峪关东西两城楼的北侧,均筑有宽敞的马道。

  (6)排水沟及吐水嘴:为了能及时排泄积于城墙顶地面上的积水,每隔一段距离,就筑有一道排水沟,雨水通过排水沟及内檐墙上的吐水嘴排于城墙基础之外。吐水嘴一般均伸出墙面一米左右,很好地保护了墙基不被雨水长久浸蚀冲刷。

  (7)城门洞:最早的关隘城门洞,是用“过木”的办法构筑的;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和砖的广泛使用,城门洞改为用砖、石伐(石旋)的方法构筑。由于城门洞平时是交通衢道,战时是出击敌人的通口,所以要求它能构筑很宽敞一些。但采用“过木”的办法往往满足不了要求,它只能适用于跨度很小的门洞。

  采用伐(石旋)的办法,尤其是半圆(石旋),则可以使城门洞的跨度增大到所需要的尺寸,不少关隘的门洞跨度宽达五至八米。一般先用长方形条石做基础,再用三至五层长方形条石构筑台基,高约一至一点五米,再上用水平砖砌筑“上身”。达到设计要求的高度后,再伐(石旋)。伐(石旋)时,又根据构筑要求,用立砖伐(石旋)一层再砌一层伏砖,一般均要砌筑立砖、伏砖三至五道。门洞上方嵌有长方形石刻门额。上面镌刻关隘名称等。有些门洞的伐(石旋)的上方砌几层雕有花饰的砖或砌石活,以增加门洞庄严华美。门洞内还装有两扇木质大门,有的外包铁皮,防止攻城敌人从城门洞突入。

  (8)城楼:城楼是战时观察关外敌情,指挥作战用的。一般采用一层、二层,多至三层的大屋顶建筑形式,屋顶的结构和式样有庑殿式、歇山式、悬山式等,一般均是雕梁画栋,结构精巧,巍然耸立于城门之上。它们丰富多采的艺术形象,显示出尊严、威武和华贵。在城楼周围的城墙墙台面上,均筑有砖砌垛口,以备战时使用。

  (9)城台:在长城城墙上每隔二、三百米就构筑有一座高出城墙顶面一米左右的台子。它突出于迎敌方向的墙身以外。外墙上砌有垛口,战时居高临下,从侧翼射杀架梯攻城的敌人。城台又根据用途、构筑情况分三种:墙台,敌台(敌楼)和战台。

  墙台:台面与城墙顶面相差不大,只是凸出一部分于迎敌方向的外檐墙外,墙上砌有垛口,台上还建有遮蔽风雨的简单房子。

  敌台:根据明朝威继光著:《练兵实纪》中记载:“今建空心敌台,尽将通人马冲处堵塞,其制高三四丈不等,周围阔十二丈,有十七、八丈不等者,凡冲处数十步或一百步一台,缓处或百四、五十步或二百余步不等者为一台,两台相应,左右相救,骑墙而立。造台法:下筑基与边墙平,外出一丈四五尺有余,内出五尺有余。中层空豁,四面箭窗,上层建楼橹,环以垛口,内卫战卒,下发火炮,外击敌人,敌矢不能及,敌骑不敢近。”八达岭处的敌楼多分上下两层,下层可住十余士卒,四周有箭窗口可供观察和射击使用。有木制楼梯可登至楼顶,楼顶地面平整,四周墙上有垛口,可供�t望敌情和射击敌人使用。有的还没有燃放烟火的设备,以及生活设备。

  战台:在长城沿线的险要地方,筑有一座比敌楼高大的建筑物,它驻守有较多兵士,贮存有较多粮秣、武器,是长城沿线上次于关隘的据点。底面积有十米见方,高达十二米左右,上下分三层,底层是一座设有门窗的高台,第二层开有门洞箭窗射孔和�t望孔,这是住人和堆放武器、物资的地方,顶层是敞顶的,四周筑有垛口。

  4.烽火台的构造和使用

  烽火台也叫烽堠、烽燧、墩堠、狼烟台、烟墩。它设置在长城内外最易�t望到的山顶上。一般是一个大台子,有的用土筑,有的用石垒,根据明朝戚继光著《练兵实纪》中记载:“大约相去一、二里,梆鼓相闻为一墩,……计蓟镇边墙,延袤曲折二千余里,不过三个时辰可遍。”可见这是古时最好的通讯联络设施。烽火台上除备有可供四、五人的生活用品外,还有发烟用的种火,牛马粪五担,发火草六十个,火池三座,火绳五条,灯笼三盏,白旗三面,可供悬挂灯笼、旗帜的旗杆六根,大木梆三架,大铳五个,等等。白天悬挂旗子、敲梆、放炮或点燃放于火池中的干柴枯草发烟(叫作燧),夜里点上灯笼或点燃一种挂在架上的笼子内的干柴枯草,发出火光(叫作烽),作为通讯联络的信号。

  5.筑城施工和建筑材料

  历代修筑长城的人员主要是征集的民�浮⒁恍┳锓负褪�边的军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派大将蒙恬带三十万大军大举进攻匈奴,收复了河套地区,随后又令蒙恬督率百万军民修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条万里长城。当时全国人口只有二千万左右,壮年男子也不过五百万人,为修建长城就用了五分之一的劳动力。

  在秦以前和秦汉时,由于当时战争中使用的武器还是比较落后的冷兵器,对土筑城垣破坏力下大,再加上当时生产技术水平还很低,所以多采用版筑的方法构筑长城,既没有城墙上的垛口,也没有用砖起(石旋)的城门洞。只是用土或土内填碎石夯实成墙,也有用毛石堆垒起来的一道高墙。在今甘肃敦煌附近,陕西北部的榆林、横山附近,内蒙古自治区的包头附近,都还有秦、汉长城以及战国时赵长城的遗迹。包头市西北大青山上还残留有一段赵长城的遗迹,它是版筑的,夯筑层次至今还很清楚。由于当时修筑长城乡在群山峻岭、深碛荒漠中进行,所以施工非常艰巨困苦,这些工程所需的大量土石和木料等建筑材料,都要靠人力一点点地搬运。

  汉朝以后许多朝代修筑长城时,也多用土或毛石来版筑、垒砌。到明代中期,对建筑材料的使用才达到新的水平,但就地取材仍是选用建筑材料的基本原则。由于整个建筑工程非常宏大。所需各种建筑材料数量之多也是惊人的。长城所用土石方约三亿立方米,这是一个特别庞大的数量,就地取材是解决所需大量建筑材料唯一的好办法。所以在平原黄土地区大都是就地取土,用土版筑或用土坯垒筑,沙漠地区则采用砂及黄土,版筑一层再加一层野生植物,再用砂、土版筑。在高山峻岭地区,就开山取石,用石块来砌筑。这时,由于有了规模巨大的生产砖和石灰的作坊,因而长城也有不少部分开始用巨砖砌筑,用石灰勾缝。

  砖是承受垂直荷重的比较理想的建筑材料。据取样试验,虽然已经受了几百年的风雨侵蚀和自身重压,但它的抗压强度仍可达到每平方厘米七十五至一千公斤,它的抗弯强度、吸水率、抗冻性,和我们今天的普通新砖性能相差不大。这些几百年前烧制的巨块青砖,质地细腻,内外一致,外形方正,青灰明净,标志着当时制砖技术的高超水平。为了施工方便,又烧制了不同形状的砖,供不同的部位使用。

  先代劳动人民发挥了高度的智慧,充分而巧妙地利用了砖的良好抗压性,不仅在长城的城墙上广泛使用于承受垂直压力部分,而且构筑了许多关隘的城门及许多大跨度的圆顶形或多边形伐(石旋)城门洞。山海关、嘉峪关以及许多关隘的高大城门洞全是用砖伐(石旋)的。居庸关云台的“门洞”是一个多边形的结构,跨度达六点三二米,至今坚固完好。

  长城上许多砖雕,有着它独有的生动而细腻的艺术特点。有花草、鸟兽、如意等图案,雕刻的手法有平雕、浮雕和透雕。雕刻有的是在一块砖上进行,有的是在若干块拼砌起来的砖上进行,城门洞上下最多,就连垛口上的射孔外侧也进行了平雕,增加了外形的活泼性。

  用大石块砌筑虽然比用土筑施工快,还坚固,但由于砖的体积小、重量轻,搬运方便,使用灵活,施工更快,因而广泛使用砖来砌筑长城,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当然石料自有石料的用处,琢凿成长方形的条石,也是修筑长城的建筑材料,它多用于构筑长城的基础、内外檐墙身、上下城墙的踏步、券门的伐(石旋)门洞等。在北京八达岭长城上,就多是石质坚硬、石纹粗糙的“豆渣石”(花岗石),也有些色青面灰、石纹明细、质地较硬的“青白石”。在其它关隘部分还有洁白如玉、石纹美丽、质地较柔的汉白玉。这些石质材料的抗风化能力比砖要强得多。

  砖、石等坚固的建筑材料在长城构筑上得到广泛使用,不仅与当时的生产水平提高有关,而且也与当时战争中使用的兵器发展有关。明代以前构筑的版筑、石垒城垣,不甚坚固,但却足以对付刀、枪、弓箭等冷兵器。而到了明代,火药早已应用于战争,火枪、火铳、火炮已经出现,这些武器的出现,使战争的破坏威力大增,因而相应地也要求使用坚固的砖、石等建筑材料来构筑长城。

  长城沿线尽是高山深谷、黄土高原、草地荒漠等人烟稀少的地区,要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施工,其艰巨程度是很大的。但明朝时期,由于封建经济的高度发展,建筑技术有了很大提高,建筑施工工具也进一步改进,这就为修筑长城准备了技术条件。这时在施工中已有了简单的机械工具,象构造简单的卷场机(辘轳)和千斤顶,又利用了斜面、滚木、扛木等多种工具和方法,所以千斤以上的大石块,也能被搬运至山巅。当然,更多的土、砖、石、木等建筑材料,还要靠人力来传递、挑抬或用兽力来运送。不少参加修筑长城的工匠发挥了他们的聪明和才干,巧妙地选择和利用了地形,他们利用山脊作基础,外面包砌条石、青砖,内填黄土、碎石,这样便于施工,又节省了大量砖、石、土方等建筑材料和劳力,同时也达到制险御敌的目的。在河岸和谷道,利用原来的陡坎、山崖来修筑长城,城内没有多高,可是从城外看,却非常高大险峻,使敌人难以攀登。

  长城是历经了几千年的时间,耗费了无数劳动人民的血汗才修筑起来的,不论是用土夯版筑,还是用砖、石砌筑,其工程量均是非常惊人的,在施工技术比较落后的条件下,所用的各种建筑材料的采伐、烧制、运输以及劳动组织等等,都需要化费巨大的劳动才能完成。这一切,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巨大的创造精神。

  ●五、长城构筑的军事特点

  长城是一项伟大的防御工程。各种防御工程统称为筑城。筑城是一门军事工程科学,古今中外,都在进行系统的研究,有许多有关的论著。它主要是研究在进攻和防御中阵地的预先构筑或战时构筑的方法和手段。筑城的目的在于保障军队能顺利进行战略、战役或战术任务,从而消灭敌人,保存自己。

  筑城分两大类,一类是永备筑城,是预先构筑的。因为无法知道开战的确切时间,所以必须在平时根据国家政策确定的战略任务而预先采取筑城措施,用它来掩护国境以及国家最重要的心脏地区。又因为它要承担长期的防御任务,除了要求能承受人们平时和战时的破坏外,还要能长久地经受大自然的破坏因素对它的侵蚀。因此,必须用坚固的建筑材料来构筑。长城就属于永备筑城这一类。

  还有一类,是在战时用就便的材料进行筑城,叫野战筑城。

  1.我国古代战略防御军事思想的体现

  战争,从有阶级以来就有了。中国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进行过无数次的战争,这使人们对战争的规律有所认识。尤其是中原汉族地区封建王朝和北方少数民族进行的长期战争,使不少封建王朝认识到,对付北方少数民族的侵略,必须采取积极的战略防御的方针,即积极准备战争。许多历史明将,象明朝戚继光等,均是把注意力放在防御敌人发动战争的基点上,而进行积极战备的。戚继光认为,只有做好充分准备,具备敌人攻不垮的力量,才是最可靠的。戚继光在边镇十六年,修筑了从山海关到边镇一千几百里的长城,以及一千多座敌台,积极做好战争准备,使敌人不敢入侵,北边得到安定。

  随着生产的发展,北方各少数民族使用的作战兵器也越来越精锐了,再加上他们大量使用剽悍的骑兵部队,行动神速,来往莫测。因而中原各封建王朝都在漫长的国境线上修筑长城,进行设防。为了用最低限度的筑城措施和守备人员完成守卫漫长的边防线的任务,必须在长城的结构布局上,建筑得越来越复杂而合理。从长城的整个布局看,有主干,有分支,还设立了许多城关。从构造看,有城楼、罗城、瓮城。

  在长城沿线还设立了许多障、堡、敌楼、战台、烽火台(烟墩),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这个完整的防御体系是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的具体体现。从防御角度看,通常把长城沿线分成几个防区。例如秦始皇时期,在长城沿线设立了陇西,北地、上郡、九原、云中、雁门、代郡、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等十二个郡,以管辖长城沿线各地方,进行分段防御。明朝为便于对长城沿线的防守,从东到西把长城分成九个防区(又叫九边),每区都派大将带领士兵进行镇守,九个边区是:

  (1)辽东镇:镇守范围东起鸭绿江边,西止山海关,长约一千九百余里,镇设今辽宁省辽阳县。

  (2)蓟镇:镇守范围东起山海关,西达居庸关以东的灰岭隘口,长约一千二百余里。镇设今河北省蓟县。

  (3)宣府镇:镇守范围东起四海堡,西达山西天镇附近平远堡,长约一千余里。镇设今河北宣化。

  (4)大同镇:镇守范围东起天镇附近平远堡,西达老营堡,长约六百余里。镇设今山西省大同。

  (5)山西镇:镇守范围西起今山西偏关,经老营转东南,再经宁武雁门关到平型关,长约八百余里。镇设今山西省偏关。

  (6)延绥镇:镇守范围东起黄河岸,西达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盐池,长约一千七百余里。镇设今陕西省榆林。

  (7)宁夏镇:镇守范围东起盐池,西到中卫县石空寺,长约一千余里。镇设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8)固原镇:镇守范围东起今陕西靖边县,西至甘肃中部皋兰县,长约一千余里。镇设今甘肃固原县。

  (9)甘肃镇:镇守范围东起今甘肃景泰北之红水堡,西达嘉峪关,长约一千六百余里。镇设甘肃省张掖。

  为了在长城防御纵深内不断增强防御的力量,增大防御的稳固性,在特别重要的地段还修成双城或多道长城,进行层层设防。例如明代,为了加强对北京的防御,就在其北部、西部修筑了三道长城,以增大防御纵深,增强防御的稳固性。在长城沿线防御纵深内,还构筑了各种工程障碍物,如椿柴和拒马等。这样,对敌人的步兵骑兵就起了滞止机动和阻碍行动的作用。

  长城不但注意了正面防御和纵深防御,而且注意了对侧翼及间隙地带的防御。明长城沿今河北、山西交界的太行山上所筑长城,即从侧翼加强了对北京的防御作用。为了防止敌人利用山坡小径向内渗透,在许多地方利用了悬岩险壁,再加上人工筑城措施,使防线形成一体。

  从长城的整个布局看,不仅注意到正面防御、纵深防御、侧翼防御,而且在长城沿线的重要地段设立了许多关隘。关隘俗称关口或口子,位置都选择在地形险要,又是南来北往的交通要冲之处,扼住进出长城的咽喉。这些关隘多修筑成矩形或半圆形的瓮城或重城,派驻重兵把守。它们作为军事行动的指挥部,是长城沿线的重要支撑点。

  长城上的敌台、敌楼是长城上防御工程的一部分。明代以前的长城是没有这些设施的,这样就需要很多守备队来分兵把守,形成兵力分散的弱点。当戚继光驻守北边修筑长城时,敌人骑兵来去神速,机动力强,而明朝的防御部队,则因组织防御时间短促,兵力兵器往往有限而分散,使长城失去防御的稳固性。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相对集中兵力,增强防御力量。就在长城沿线增修了敌台一千零十七座。这就在某一地段上形成较大的兵力密度,有足够的力量击退侵犯的敌人。图是戚继光著《练兵纪实》卷六中的敌台图。

  敌台:通常建筑在城台之上。在长城城墙上每隔三、四百米,筑台子,叫城台。城台向着迎战方向,又叫“马面”。城台与城台之间的距离是根据当时使用武器的有效射程而定的。那时弓箭的有效射程仅在三、四百米上下,如果城台之间距离太长,箭镞的杀伤力就不够,因此,两台之间的距离,应在弓箭的有效射程之内。为什么要突出出去呢?这是为了便于组织侧射和斜射攻城的敌人,敌人一旦攻城,城台上士兵就可以凭借突出的城台上的垛口,居高临下,进行侧翼阻击,遏制敌人架梯攻城。同时,每台之间由于间隔距离不大,所以对互相联系和支援,都有很大好处。

  在城台上,根据不同用途筑有三种形式的建筑物:

  一种叫墙台,只有一个构造简单的房间,专供巡逻的士兵躲避风雨之用。

  另一种叫敌台,通常分上下两层:下层用砖砌小间,可驻守十余个士兵,有的可驻守三十至四十个士兵;上层有射孔和�t望孔。台内贮备有足够的兵器和燃放烟火的设备。有的敌台内还蓄存有用一个月的口粮和存水用的木柜。敌台有许多好处。明朝总兵刘应节总结了敌台的十大优点,即“军以台为家,内有薪水刍粮之备外,无风雨霜雪之苦,一也。

  多贮火器,给用不绝,二也。贼弓矢不能及,构杆不能施,我之炮铳矢石皆可远击,三也。军依于台,身既无恐胆自壮,即若兵可兼而用,四也。偏坡壕堑将台为固,五也。因台得势,因事至今节制可施,六也。即有狡贼乘高逾险而吾不意,而台制高坚八面如一,彼既不能仰攻,而步贼又敢深入,七也。相持可久,则援兵可待,八也。贼谋其入必谋其出,来可俱阻归亦可击,九也。即贼攻一台溃一墙,虏马不能拥入台,兵亦得肆力恐,十也。”可见,敌台的作用是不可轻视的。它可以抗击敌人的进攻,可以进行坚守并打击敌人的侧后方,滞止敌人的行动。平时战士都驻守在敌台之上,并有哨守条约,全台官兵经常传习,时时提高战备警惕。到战时,即兴火报警,登台临战,利用居高临下的有利条件,铳炮、矢石,火箭齐下,迫使敌人不能接近城墙。

  还有一种叫战台。战台一般修筑在险要地方,它的下层是一个没有门窗的高台。中层是一间大空室,驻守有较多的士兵,并贮存有较多的兵器、粮秣、用水等。在四周墙上开有射孔,最上层四周筑有垛口,用作�t望敌人行动。上下是用可以收放的绳梯来进行的。因而它的战斗力和稳固性更强些。

  古时不仅在长城的战台上驻有军队,而且在长城附近也驻扎有军队。平时进行训练和屯垦,战时城上城下的军队就一起配合作战,不使敌人拆墙内犯。

  在长城沿线内外容易�t望到的山岗上,修起一些台子,遇到敌情,白天燃烟,称为燧,夜里点火,叫作烽。汉时把烽燧叫烟墩,后来统称烽火台。烟墩和烽火台是一回事。到了明朝,还制定了举放烽火同时鸣炮的制度。例如,发现敌人有百人上下,就放一烟一炮;五百八左右,放二烟二炮;千人以上,放三烟三炮;五千人以上,放四烟四炮;万人以上,放五烟五炮。为了使守台军士记忆方便,又把各种敌情编成了顺口的《传烽歌》,让守军背诵熟记,及时准确通报敌情。这样就可以在几小时之内,把敌人侵犯的消息传送到千里之外,根据敌情多少,调集兵力迎击敌人。

  长城上还有城垛,是一种沿着城墙在迎敌一面修筑的矮墙,它有一米多高,形成齿形。墙垛的作用是利用垛口观察敌人,射杀敌人,利用垛口掩护自己不被敌人射杀。垛上有两个孔,上面的是�t望孔,下面的是射箭的射孔。射孔多呈内外八字形,使敌箭难于射中墙上的射手。我们近代许多筑城工程中的射击工事的射孔,不少也采用内外八字形的。

  从长城总的布局和走向、关隘设置、墙城构造看,它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这个体系,体现了我国古代精湛的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

  2.巧妙而充分地利用地形

  从现存的明长城整个布局看,它的东部爬绕在冀北山地上,山地以北是广阔的草原;中部蜿蜒在黄土高原间,高原以北又是坦荡的草原;西部在浩瀚的荒漠南缘上爬行,荒漠以北,仍是广袤的草原。长城以南,均是农田沃土,长城就构筑在中原繁华的农业区和草原牧区的中间地带上。在这个地带上,利用险峻的山岭构筑城墙,利用险要的峡谷或者河谷会合转折之处,或者平原入山必经之处来构筑关隘,充分利用了有利的地形。这样做不仅节约了人力和物力,而且可以节约守备部队。“因地形,用险固塞”,是我国古代许多军事家在筑城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宝贵经验。这一条经验,早在秦始皇时期已总结出来了,以后各朝各代均沿用这一原则进行筑城活动。直到今天在现代化战争中,巧妙而充分地利用地形,也是一条很重要的军事原则。

  3.就地取材进行军事施工

  在修筑长城时,所用建筑材料的数量是非常巨大的。因此只有“就地取材”才是合算的。纵观长城上万里,所用的建筑材料有许多种,它们均是根据防御上的重要性及就便材料的情况来决定结构的形式及使用的材料。例如,八达岭一段,在防御上很重要,而就近又能采集到大量天然石料,烧制大量城砖,所以这一带长城的城墙外皮都用大决城砖及条石来砌筑。而嘉峪关以东许多地段的长城,处于荒漠地区,气候干燥,人烟稀少,无砖石可用,因而这一带城墙,只有用黄土夯筑了。于此可以看出,古代的军事家们,在构筑防御工程时很重视土工作业和就地取材。这个特点,对于我们今天构筑国防工程,也是一条很好的经验。

  长城,这个伟大的古代防御工程,从开始修筑到结束,断断续续地有将近二千年的历史。到今天,由于军事科学技术的进步,虽然已失去了国防意义,而被现代化的筑城工程所代替,但它对于研究我国的筑城发展史,以及古代的战防思想却是极其宝贵的。

  ●六、长城古迹的保护和维修

  1.长城的严重破坏

  万里长城是世界上罕见的最伟大的军事建筑工程,它那腾山跃谷、绵延曲折地爬行于层峦之上的城墙,雄姿巍巍的壮丽城关和毗连的风景胜地,反映了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文花、悲壮的历史和英雄业绩。长城是我们祖国辽阔大地上的绮丽瑰宝。但是在解放前,由于反动统治阶级对这一伟大的古建筑从不重视、保护和维修,侵略我国的帝国主义也曾进行多次严重破坏,加上四、五百年风吹雨打的自然侵蚀,致使长城不少地段已经倾颓倒塌,杂草丛生,关城城楼砖蚀墙倾,门窗残破,甚至有的已荡然无存,成为一堆废墟。解放后,祖国大地充满阳光,长城也恢复了生机。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曾拨巨款多次对长城和许多关隘及毗邻的名胜古迹进行了修整,建立了文物保护机构,设专职人员进行保护和管理,像八达岭、山海关、嘉峪关等许多关隘和附近的长城,都得到了保护和维修。但是在十年动乱中,由于极“左”思想的影响和一些人的无知,长城又遭受了一次人为的大灾难。

  (1)拆城取砖比较严重,不少地段城砖被拆走,只剩下断壁残垣,久而久之,残垣塌倒,这些地段的长城也就荡然无存了。

  (2)许多城楼、敌楼和附近古迹名胜的殿、阁、楼等建筑物被侵占,有的成了仓库、厂房,还有的成了居民住房或社员住房,使这些建筑物大受破坏。不仅如此,有的单位还在这些建筑物周围乱建一些其它建筑物,破坏了这些文物古迹的风景和建筑风格,使周围环境极不协调,看上去不古不今。有的在长城脚下盲目开山取石,使翠绿的山岗,变成了光秃秃的石岩。

  (3)环境受到污染。不少关隘及附近的长城等文物古迹的周围,盖起了工厂,有的紧靠城脚,有的就在殿边,三废污染,机器振动,对长城及其文物古迹造成了很大危害。

  2.长城的维修和保护

  ①维修的原则:

  长城的城墙、城楼等建筑物,都具有合理的结构形式,独特的民族风格,以及巧思多变、严谨周密的设计手法。因而应根据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中“恢复原状或保存现状”的原则,进行维修。具体讲,如果该建筑物没有被修缮过的历史记录,应该尊重和保持原状,不要改动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尽量使用原有门、窗、砖、瓦等建筑物件。在修配时,也尽量使用同质、同色、同形的建筑材料。如果该建筑物已经不是原建筑物,而被后人修缮过,并改变了原来传统做法,这次修缮时,要尽量改变过来,恢复原状。我国历史悠久,不同历史时期的古建筑,都有不同的建筑风格和手法,汉代的质朴刚健,隋唐的雄浑恢阔,宋代的绮丽俊秀,明清的则雍容华贵、精巧灵活。因此修缮时要尊重原有的建筑手法和建筑风格,保持建筑物的时代特色。切勿将晚期的建筑手法用于早期的建筑物上,破坏了原有的建筑特色。再有就是不同地区的建筑物,也有不同的特色,这一点也值得在维修时注意。

  ②城墙的维修:

  城墙基础一般是用毛石、条石或砖砌筑的。根据实地观察,毛石、条石基础,虽经几百年的负重,一般依然完好,如果砖的基础仍有负重能力。没有人为的破坏,就用不着修缮。基础上面是墙身(墙体)。墙身有用条石、青砖或砖石混合砌筑的,也有用土坯砌筑或夯土版筑的。一般各种砌筑的墙面均较完好,但在墙根外,由于经常处于潮湿状态,并遭几百次的冻融,那些用砖砌的墙身砖面会变质,出现酥化、碱化现象。土坯墙外的抹灰层表面也会出现麻面、起鼓、粉化、剥落等现象。对于墙体最好的保护办法是注意墙顶的排水。要在城墙的内檐墙上修复原有的排水沟,疏通伸出墙身外的排水嘴(石沟嘴子),如果排水嘴已断或没有了,应按附近的形式安装新的,使雨水能排至墙根以外。另外,在墙根处仍要设置排水沟,以防雨水渗入墙身或基础。

  要有专人对墙身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发现墙根或墙身上长出杂草或小树,应该尽皆拔除,以防天长日久草根树根破坏墙面。对于酥地、粉化严重的地方,除采取防潮、防冷措施外,还可用以下几种办法进行局部修补。

  a.把旧砖一分为二,补砌成外皮和里面都是完整的砖面,而中间是填充碎砖的墙。

  b.里面填新砖或混凝土,外皮用旧砖做贴面。

  c.先砌混水墙,然后抹灰做成假缝。

  d.如墙外皮不得不使用现代砖时,应用青砖补砌,补砌时,对于外檐墙要注意墙的收分与周围相同。

  墙身出现裂缝,这不仅影响到墙面的美观和安全,还会在风、雨、温度变化等外界条件下加快墙体材料的破坏,使墙体强度降低,也会使墙体的刚度和稳定性降低。因此,应查明产生裂缝的原因,分析不利的影响,决定采取处理措施。墙身裂缝,一般多因墙的地基基础沉降引起。城墙是长条形建筑物,又是建筑在山脊、山坡等复杂地形上,地基土质不同,松软坚硬程度不同,因此造成墙基的不均匀沉降,改变了墙身下基础的支承反力的分布,在墙体内产生新的附加内力。而用砖砌筑的墙身抗压强度较大,但抗拉及抗剪强度较小,因而通常在拉应力或剪应力作用下产生裂缝。对于墙体尚属安全,即墙体还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的情况,应根据使用要求,美观要求,耐久性要求进行维修。要先检查一下裂缝的情况,一般应在墙体不均匀沉降已经停止,裂缝不再发展的情况下进行。可采用填缝、抹灰、喷浆、压浆、局部拆换等措施来修补裂缝。

  另外,由于战争时的爆炸、碰撞,以及地震等外界荷载作用,也会使墙身产生不同程度的开裂、闪裂、倾斜、局部倒塌等破坏情况,这也可用以上维修方法进行维修,以使墙身恢复原状。

  对墙顶部位的维修,如果地面有些铺砖已不存在,或破碎不堪,应用同类型砖重新铺砌。铺砖缝子的形式有多种,一般多为“十字缝”、“拐子棉”或“席纹”型,要根据原来形进行铺砌。如果地面砖还比较完好,应该检查一下嵌缝是否完好,发现嵌缝胶结材已风化,可用水泥砂浆重新勾缝,缝中如有杂草应拔除干净。地面上应修复原有排水沟,疏通排水洞。垛口、宇墙、护身墙如有损坏,应依原样用相同建材重新修补。

  ③城楼的维修:

  城楼在长城建筑群体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用料、用工和作法可和皇宫、庙宇的正殿相媲美,它是集古建筑木作、瓦作、石作、油漆作、彩画作、搭材作等各工种作法的大成。因此对它的维修也就更复杂、更困难些。

  屋顶:屋顶是我国古建筑中最有代表性和民族特色的部分。多采用木结构支承。外形上又分为庑殿、歇山、挑山、硬石四种形式。重要关隘的城楼屋顶多采用庑殿式或歇山式,以表示它的尊贵和威严。上面用布瓦(青瓦)或琉璃瓦铺成。在屋顶两坡相交或屋顶两端,都要做“脊”。这是屋顶的基本情况。屋顶是保护城楼内部构件的主要部分。楼内主要构件是木架结构,如果它不糟朽,则整个建筑物就不会坍倒。屋顶漏雨是造成木构件糟朽的主要原因,因此在维修屋顶时须注意:

  a.要清除屋顶上瓦垄中积存的灰土,以及生长的杂草、苔藓和小树,以保证雨水排流顺畅,瓦片不出缝隙。

  b.要对漏雨处及时查清原因和部位,进行修补,对于一些已经破碎了的底瓦要进行抽换,对于破碎了的或被撬动了的盖瓦要进行更换或“夹腮”。

  c.对于局部严重损坏,瓦面凹陷的屋顶要进行局部挖补;对于檐头损坏严重的,要采取揭(上穴下瓦)患檐头的作法进行修补。

  d.若脊损坏,要用砂浆勾抹严实,以防雨水从坏处往下渗漏。

  e.如果发现椽子望板已经糟朽,要及时挑顶进行修理。

  墙体:城楼墙体主要起防寒暑和隔音作用,对木支架又起支撑作用,战争时也能起到一定防护作用。它的损坏情况和城墙有相同处,也有不同处,损坏形式有倾斜、空鼓、酥碱、鼓涨、裂缝等。可根据损坏程度采用不同的办法:

  a.当整个墙体完好而局部酥碱时,可用剔凿挖补或局部抹灰的办法进行修补。但注意补后应刷青浆和做假缝,以恢复墙的原貌。

  b.当整个墙体完好,但上部或中下部局部酥碱、空鼓、鼓涨时,可采取边拆边砌的办法。

  c.当酥碱、空鼓、鼓涨范围较大时,就采用局部拆砌的办法。

  木结构部分:主要有大木构架、柱、门、窗等装修部分,木材若腐朽、虫蛀、收缩和变形,天长日久不加维修,将对整个城楼造成不良影响或破坏,大木构架是承受屋顶荷重的主要部分,随着时间流逝及外界因素的影响,大木构架就会出现变形、下沉、破损等情况,而局部构件则出现劈裂、歪闪、脱榫、滚动等现象,这都要采取加固、包镶等措施来进行修整。柱子是用来支撑梁架的,它是大木构架中的重要构件。由于受干湿的影响,木结构部分,尤其是包在墙内的柱子,往往容易劈裂、糟朽、被虫蛀,使其丧失承载能力,造成城楼坍塌,因此,除采取防潮、防蛀措施外,对于柱子的局部损坏,要采用挖补、化学浇铸、堵抹裂缝、墩接、抽旧柱换新柱的方法来进行维修。门、窗、格扇、天花、藻井统称为装修,它们是城楼的精美、复杂部分,其修缮是精工细巧的作业,要求按原件、原样进行修补或制作。

  油漆和彩画:在维修好屋顶、墙、梁、柱等结构部分后,一般都要对梁、柱、门、窗等装修部分进行油漆和彩画。这些工艺不仅使整座城楼金碧辉煌,庄严雄伟,独具风格,而且保护了构件免受雨淋日晒等自然侵蚀。对油漆彩画还较完好的,应采取措施,以免被人为因素和自然侵蚀损坏,还要画出图样,以备以后维修时使用。对于色彩已经黯淡,油漆已经剥落的,应尽快按原因画、原颜色进行油漆、彩画,使之显现古建筑物的传统风格和新鲜面貌。

  另外安装电线及室内照明灯具,也尽量照顾原有室内布置和风格,不要在油漆彩画一新的雕梁画栋上乱拉电线,乱贴际语、口号、规章。整座城楼维修完毕,还应在飞檐斗拱、木椽头部等处安装细的铅丝网,以防鸟类栖息沾污建筑物。

  ④城门洞的维修:

  许多关隘的城门洞是用青砖伐(石旋)砌成。这些(石旋)伐砌筑的拱券结构,不仅解决了当时无法解决的城门洞的跨度问题,而且使整个建筑物显得威武雄壮、形态活泼。但是拱结构的受力特点是,在拱脚不但产生垂直压力,而且产生较大的水平推力。如果拱脚在外荷载作用下产生数量较小的水平位移,就会明显地改变拱的轴线位置;当拱角水平位移稍大时,在拱圈上部就会产生沿拱轴方向的裂缝,严重时拱券会失去稳定性,导致城楼坍塌。如果拱脚基础出现不均匀垂直沉降,结构在使用过程中施加较大的非对称载荷(例如在城楼一侧加砌新建筑物),也易造成结构丧失稳定性。另外拱圈轴线出现扭曲变形,也会使结构丧失稳定性,而且造成破坏以前迹象往往并不太明显,因此平时应多观测和鉴定。关于城门洞修复方法有以下几点:

  a.拱顶出现细微裂缝,要查明原因,找出造成裂缝的因素,以便采取措施。对已存的裂缝,可采用化学加固方法进行维修,即先将(石旋)底及外侧裂缝用灰浆抹严,待干后在里侧裂处用高压枪往里注射化学胶粘剂。

  b.如果裂缝较大,拱形也有变化,为了安全计,还是拆除重砌为好。

  c.局部拱砖出现酥碱现象,要查明是否拱上有渗水,要采取措施不让漏水,使砖保持干燥。另外要把砖表面酥碱风化部分刮去,再抹水泥砂浆,表面刷青浆画缝,使之和周围砖色相同,如个别砖块酥碱风化严重,可换砖。

  d.对于拱脚以下墙身的损坏可根据墙的维修方法进行维修。

  e.在拱圈的上方有几层冰盘檐,或砌有几层雕有花纹装饰的砖和石块,要及时清除上面的积土,拔除上面的杂草,以防积水对这些门洞上的艺术装饰的侵蚀破坏。门洞内铺的地面砖或石块,如果已经破碎,也应及时修补,调换新的。

  3.长城关隘的整体维修和自然风景资源的保护

  长城的整座关隘根据作战的需要,除有城墙、城楼、城门洞外,还有护城河、营房、武器库等建筑物,以及保留下来的其它文物古迹。这些历经沧桑保留下来的文物古迹,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见证,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高度智慧的结晶。它能激发起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能激发起我们热爱伟大祖国锦绣河山的高尚情怀。同时,那些造型美观,结构严谨,独具一格的建筑物,也是我们研究古代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的最好实例。每座关隘和它的周围都有其独特的奇山异景、文物古迹和名贵特产,因此,对这些关隘都应注意进行整体维修,保持自然风景资源。

  (1)应科学地全面规划,按主次对名胜古迹进行维修,把整个关隘建设成一组旅游点。例如山海关,它应该是既有“天下第一关”雄伟的城楼和附近的巍巍长城,又有与长城有关的古迹风景点老龙头、姜女庙和角山,这样便提高了它的旅游价值。还应该把关隘附近的名刹古塔,秀水丽园,奇峰异洞,名碑巨碣加以修缮。修缮时,也要突出关隘的重点,有的重在城楼的绚丽多姿,有的重在长城的雄伟壮观。要发挥该关隘的长处,并加以发展。例如古北口一带金山长城,城墙蜿蜒曲折,敌楼密集,各具特色;对这一处长城应该多加维护修缮,使它发展成为第二处八达岭,成为观赏长城雄姿的新的旅游点。

  (2)应保持民族风格,修旧如故。关隘的建筑,也是我国悠久文化的遗产,这些建筑物独特的建筑风格,巧思多变的建筑手法,具有我们民族的建筑特点。修缮时,不要把古建筑的古味抹掉,修成一座座现代化的古建筑。同时要照顾各关隘的不同特色。譬如嘉峪关的城墙,不少地段是土坯垒砌的,不要在修缮时为了一劳永逸而改成砖砌,这样就大煞风景了。另外修建在关隘古建筑周围的旅馆、饭店、商店、车站等建筑物的形式和色彩,也应与关隘的主要建筑物相和谐,具有民族的风彩。不要搞成方盒子式的高楼大厦,可以修成玲珑别致的四合院,幽雅奇巧的砖木平房,在整个关隘的主要建筑周围,构成古色古香的景区,使人感到具有时代气氛和民族艺术特点。

  (3)在维修关隘古建筑及文物古迹的同时,还要修建一些方便观赏,有吃有住,交通便利的服务设施,这样何使游人尽情观赏,增加游兴,没有思想负担。还要有琳琅满目的关于长城的旅游纪念品,如书籍、明信片、背心、汗衫等等出售,使游人的旅游生活更加丰富,留下美好的纪念。

  (4)在维修关隘建筑物、文物古迹及建筑服务性设施时,不要破坏自然美,要保护好自然风景资源。长城的沿线关隘,有的建筑在崇山峻岭之中,有的建筑在峭岩陡壁之间,有的建筑在黄土岗上,有的建筑在荒漠边缘,巍峨的长城修筑在险峰峻岭之巅,它们与俊秀的山水形成浑然一体,俊秀的山水又把关隘打扮。为了方便交通,要修筑道路。修路选线时,应该考虑避开关隘和城墙,不要只求路线短,而拆毁城墙。不要为了节省费用而就近取石开山,这样既造成古迹被毁,山岭自然地貌也变得满目疮痍,关隘附近的绿化,也应根据附近林木品种去种植,使得与关隘相和谐。紫荆关自古以来以紫荆树命名,应在关隘附近多种紫荆,而不必种植柳杉。花坛、花圃的花本,应以多种国产花木为佳,不必种一些从国外引进来的洋花、洋草。自然景观可以陶冶人的情趣,焕发人的精神。当我们身临幽雅恬静的山林之中,伴随而来的将是一种轻柔微妙的感情,感到清新、甜蜜、幽静。而身临长城的楼台之上,又会引起我们许多感触,许多遐想。面对逶迤起伏的长城,会顿时感到心胸豁达,精神振奋,激发起热爱祖国的感情,奋发向上的精神。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关隘附近的自然风景资源。让长城的关隘溶合于自然美景之中,让自然美景把关隘打扮、衬托得更加秀丽、壮观。

--
且小知不及大知,固其宜也。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211.99.222.55]
范围 全站 Geography版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令狐冲精华区搜索]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