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各朝代过年的那些事儿,你造吗?

 谷雨666 2015-03-10

春节最初的雏形,主要源于年头岁末祭神、祭祖活动。


《史记》记载,夏代元旦为正月初一,殷商元旦为十二月初一,周代元旦为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规定每年十月初一为元旦。秦朝过年的日期正在秋末,恰适合庆祝丰收,与西俗万圣节的时间接近。一般人们都把西方圣诞节比为中国的春节,其实按着庆丰收和驱鬼的双重意义演变,中国的春节更像西方的万圣节。


秦汉过年时间固定


特点:祭祖是汉朝春节的重要习俗


大多数学者对过年节日的形成时期,倾向于汉代。百姓们经过春秋战国四分五裂的局面,苦不堪言。秦虽统一中国,但徭役赋税苛酷,民不聊生。直到汉代,才出现社会较为稳定、经济日趋繁荣的局面,百姓们有了休养生息的机会,为岁终的庆祝和新岁的祈福创造了条件。


西汉初期,汉武帝太初元年时,经司马迁提议,汉朝天文学家落下闳、邓平等人创立“太初历”,将原来以十月初一为岁首改为以正月初一为岁首,从此后世沿袭不改。


祭祖是汉朝春节的重要活动和习俗。


从汉朝到南北朝,正月初一过新年的习俗越来越丰富,燃爆竹、换桃符、饮屠苏酒、守岁阳、游乐赏灯等活动都已出现,逐渐成为中国第一大节日。


晋朝最早出现“除夕”称谓


特点:守岁之风俗盛行


据《大中华文化知识宝库》等史料记载,“除夕”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而把“农历一年中最后一个夜晚”称为“除夕”的中国最早文献资料,就是晋朝周处所著的 《风土记》,《风土记》中特别记述了除夕大年夜当时守岁的习俗:除夕之夜大家终岁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馈岁”;酒食相邀,称“别岁”;长幼聚欢,祝颂完备,称“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守岁”。此习俗,经唐宋相袭,并沿袭至今。


同时《风土记》中还有除夕之夜燃放爆竹以“辟邪驱鬼”(即“年”这种猛兽)的记载。


唐太宗给大臣送贺卡


特点:发拜年帖


唐朝时期,年才有了节日的味道。人们拜年除登门拜年,还发明一种“拜年帖”,有点儿像现代的“贺年片”。
“拜年帖”由古代名片演变而成。唐太宗李世民过年时,用赤金箔做成贺卡,御书“普天同庆”,赐予大臣。由于这一形式由帝王发明,迅速在民间普及,不过民间没皇家那么奢侈,不敢使用金箔,改用梅花笺纸,竖写,右上端为受贺者官讳,左下端为贺者姓名。当时这种“拜年帖”被称为“飞帖”。


这种“拜年帖”从唐朝发起,到宋朝逐渐流行,到了明清开始泛滥,其形式也大于内容。


宋朝:过年开始吃饺子放爆竹


特点:拜年帖盛行


中国人的春节习俗很多始于宋朝。宋代人过年开始吃饺子,宋朝称饺子为“角子”。宋代已普遍开始用纸包火药做成爆竹。除夕、春节放爆竹之俗便逐渐盛行,宋代的除夕夜,爆竹之声通宵不绝。《东京梦华录》说:“是夜,禁中爆竹山呼,闻声于外。”据记载,宋朝的爆竹品种不下百余种。


“拜年帖”在宋朝才逐渐形成风俗,当时被称为“飞帖”,那时家家户户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就是放“飞帖”之用。


贺卡可以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此种交往又往往以短句表达,比如宋代常写“敬贺正旦”,久而久之,贺语就出现了程式化,言简意赅、讲究喜庆、互送吉语,传达人们对生活的期冀与憧憬。


明朝盛行十五赏灯会


特点:接灶神、贴门神、赏灯会


到了明朝,过年习俗十分隆重,接灶神、贴门神、除夕守岁、十五赏灯会都已经盛行。
明代《万历嘉兴府志》中记载:“除夕,易门神、桃符、春帖,井隈皆封。爆竹,燔紫,设酒果聚饮,锣鼓彻夜,谓之守岁。”


明朝过年时,不得不提赏灯会。曾任顺天府宛平县知县的沈榜,所著的地方史志书籍《宛署杂记》记载:过年从正月初十到正月十六,是赏灯的日子,各地制灯工匠和商人云集京城,把自己的产品拿到东安门外迤北大街售卖。灯市上形形色色的花灯,应有尽有,专程前来观赏的人摩肩接踵,男女皆有,热闹非常。正月十四开始试灯,各种花灯开始点亮悬挂;正月十五灯会正式开始;正月十六罢灯。


明代京城拜年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见面跪拜,即使是人们在路上见到亲友也会下车,在路中叩头拜年。另一种拜年是客套的礼仪形式,明朝中期京师有所谓“望门投帖”之俗,一些朝官之间为以送贺帖的方式,作为年节应酬的礼仪形式。


清朝皇帝写福字下赐群臣


特点:拜年形式复杂


清朝非常重视过大年,清朝宫廷管过年叫春节,从腊月开始就忙碌起来。过年时,皇帝有写福字下赐群臣的习俗,追溯起来,是从康熙开始的。


清代的大户人家过年相当奢侈,《红楼梦》中就有描写,清朝拜年形式也比较复杂,各个阶层人士的社会地位不同,习俗也不一样。当时拜年也称“辞岁”。有特殊关系的人,新年辞岁必须遵例而行。如京师大臣必须给皇帝辞岁;王公府第中的“包衣人”、“府哈喇”必须给本府主人辞岁;本族的晚辈必须到设有“杆子”、“板子”、“影堂”的族长家辞岁;无论已婚或未婚的女婿,必须到岳父家辞岁等。


民国:过年不放假


特点:门缝儿塞名片


据《国家人文历史》登载,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后,正式通电各省,改用阳历纪年。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继续推行新历。同时考虑到民众生活的需要,新历下还附有旧历。此后,公历新年称元旦,农历新年则称之为春节,此种称谓沿用至今。


政府大力提倡新历法,必然率先垂范,只要在政府部门工作,春节就别想休了,本属于新年的节日就都给了元旦。老舍当年在一所小学当校长,春节时期,照常上课,大过年,他只能抽出两个小时回家探望一下,然后泪别老母亲。辛亥革命带来了全新的时代,从礼仪上,以前跪拜与作揖礼节被废除,脱帽、鞠躬、握手、鼓掌等新礼节逐渐成为中国人际交往的 “文明仪式”。


当年的拜年也很有讲究的,传统的拜年方式是作揖和磕头,平辈之间作揖,晚辈给长辈拜年得磕头,当然长辈也得给晚辈压岁钱。新式的拜年方式是发名片:把自己的名片塞到人家门缝里,或者交到人家的仆人手里,连招呼都不用打,就等于拜过年了。
拜年的名片有讲究——必须要“挂红”,要么红纸黑字,要么白纸红字,总之得有红色,表示喜庆。名片上还最好再带上“口彩”,例如“恭贺年禧”、“恭贺新禧”、“恭祝年丰”这样的祝福语。


1928年东北易帜,中国实现了名义上的大统一,国民政府不仅重申春节不准放假,而且欲彻底废除旧历,以显示其“革命”的决心。放假方面,则严令各机关、各学校、各团体,“除国历规定者外,对于旧历节令,一律不准循俗放假”。传统历法就此成了禁止使用的 “废历”。1929年春节若有人在街上喊“春节快乐”、“恭喜发财”,会被当成反动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